27万亿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背后的尴尬:人才何处找?

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 , 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 , 2019-12-21 , 浏览:2133

2014起至今,国家和各省市政府层面针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共出台了36个相关的政策措施。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从2005年的3万亿增加到2016年的12.6万亿,增长了4.2倍,但2016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却仅有5000亿元,说明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数据统计,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将会保持平稳增长。从2017年到2020年的增速在4.5%至5%左右。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产值将会达到约15万亿元,市场规模将达27万亿。

 

但是问题来了,在这么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又存在这么大的市场规模,供应链金融为什么还没有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呢?

 

有人说是因为目前信用体系不健全,对失信行为没有很好的约束力。


有人直接把锅推到了核心企业身上,说核心企业一味地压榨小微企业,不管他们死活。

 

大部分人只把焦点放到了外部环境上,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供应链金融专业人才的匮乏。

 

在27万亿的供应链市场规模下,背后的人才培养是极其匮乏和滞后的。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也就是依靠国内各大高校的力量来培养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依靠社会企业在实践中培养出实用的专业型人才。

 

作为国内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国内各大高校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又是如何培养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呢?


为此,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针对相关的问题专门采访了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的张钟允老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系的何娟老师

 

万联网记者:目前贵校是否有计划或已开设供应链金融相关的专业或课程?


张钟允老师:

广东财经大学目前现在已经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开设了供应链金融的课程,但是因为高校的专业是有教育部的具体规定,开设专业一般都要符合教育部的专业设定大纲,供应链金融专业目前在教育部里面还没有大纲。目前从教育部的层面上开设供应链金融专业还不太现实,因为太细分了,目前也不太适合也没有必要去设置一个专业。我问了包括人大在内的几个学校,现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供应链金融课程也不多。


何娟老师:

因为我们一直在关注物流金融或者是供应链金融这块的市场需求,所以先期也在做这方面的一些工作。而且专业开设是要遵循相应的一些流程的,所以需要一个周期,不过也有这种可能性。西南交通大学从2008年开始针对研究生开设物流金融研究方向,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生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物流金融的课程,到2010年,博士生有开设供应链金融的课程,但是在最开始开设课程的时候是以物流金融的这个名称出现的。


万联网记者:据您了解,国内其他高校是否计划或已开设的供应链金融相关的专业或课程?


张钟允老师:


深大在2018年的时候开设了供应链金融特色班,我觉得深大跟国内其他高校相比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供应链企业都集中在深圳,所以深大可能比较有眼界和意识。

 

国内其他高校相对来说这方面的意识会薄弱很多。从另一个侧面也能了解得到,前些天我带队去安徽去参加全国物流大赛设计决赛,参赛的90支代表队都是物流或者供应链的管理运营专业的学生,他们做的方案里跟供应链金融相关也就那么一两个,还包括我们。

 

我认为高校所在地域的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氛围决定了所在地高校开设相关特色专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深圳就是一个例子。


何娟老师:


目前国内是侧重于实践性的MBA,包括EMBA的课程。另外一块是侧重于学术性的研究生课程较为常见。比如说像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宁波供应链创新学院,他们有面向在职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开设的供应链金融、房地产发展趋势、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相关的课程。 当然,台湾也没有落下了,比如南台科大商管学院也开设了供应链金融相关的课程,培养一些有实操能力的学生。

 

所以主要针对EMBA,包括一些金融专硕的学生去做的,比较偏重于实务。当然也有一部分像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在招收学术性研究生的时候,在物流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上增设了供应链金融研究方向的,这类课程更多是在研究生层次开设的, 华南理工对本科生阶段好像也有供应链金融专业方向。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都是将供应链金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选修课来进行设置。


万联网记者:能否谈一谈您对当前国内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张钟允老师:


这个领域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领域,而且这些年咱们也有挺多失败案例。有些企业仍在摸索中,不管是模式、流程还是风控。不管是中小企业、核心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在不断摸索和磨合的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认为现在国内正在形成第一批比较成熟的供应链金融的人才群体,我觉得第一批的供应链金融人才肯定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肯定是要么是来源于实践,要么就像宋老师那样以理论结合实践。

 

不管是实践界还是学术界,肯定是从社会上形成第一批人才之后,在这一批人才充分的磨合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然后会形成对供应链金融的这样的一整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这个理论体系再加上实践,业界的成熟度越来越高,然后在这样一个氛围之下,我觉得才有可能从高校里说开始培养供应链金融的人才。


何娟老师:


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学相交结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来:

 

第一个是多方合作,创新培养方式,运用开放思维,建立企业,高校、银行、行业协会,包括学会多位一体的创新合作机制,基于需求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点首先要打通物流供应链与金融专业之间的一个屏障,要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方面的技术教育。其次是成立企业导师团队,建立供应链金融实训基地,将供应链金融实践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个就是言教结合,推动研究性教学。以兴趣为导向,成立3-5名同学组成专题研究团队。

 

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进阶、相互转换、相互联系的动态转化过程。不是割裂开来单讲某一层次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而是依靠整个体系才能把人才完善丰富起来。


 

显然,面对27万亿的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背后的人才缺口目前为止还无法寄托于高校的系统培养输出,那我们只能通过另外一个途径,依靠社会企业在实践中的培养。而供应链金融人才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技能的人才,而是一个对无论是金融知识、物流管理知识、风控知识、产业场景的认知等具有全面认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这也给人才的培养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正如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的张钟允老师所说:“现在国内正在形成第一批比较成熟的供应链金融的人才群体”,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群体也将成为我们培养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先导力量。

 

另外,亦如西南交通大学的何娟老师所说:人才培养是一个进阶的培养过程,需要依靠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把人才培养完善丰富起来。”完备的供应链金融知识体系也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

 

但是,目前去哪里找到这样的一批成熟的供应链人才和完备的供应链金融知识体系?

 

万联网旗下的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众多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人才和完备的供应链金融知识体系的平台。

 

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课程涵盖初阶、进阶、高阶,内容包括供应链金融入门、实操、风控、模式等课程,共邀请了包括宋华教授、文健君、张明裕等100+供应链金融行业实践大咖来进行线上线下授课。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深圳先行供应链金融研究院下月成立
下一篇:保兑仓产品操作流程及其4大风险点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