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国企竞相入局!农产品供应链这块肥肉到底要怎么啃?选品技巧与行动纲要大公开

万联网 , donna , 2025-10-16 , 浏览:142

近期,多家央国企密集落子农产品供应链!


比如:中粮集团在广州南沙港打造华南最大粮食码头智能仓储提升中转能力,并发展多式联运;国家电投创新构建"1+2"联队帮扶机制,在兴农周期间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超5800万元;国药集团跨界建农产品溯源平台,保障预制菜原料安全与流通效率;中铁十一局在武汉成立新兴业务发展公司专项运营现代农业;铁建交运集团在石家庄滹沱河畔融合生态修复与中草药种植;中铁九局、铁五院分别在山东东营和常州推进盐碱地改良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啥这么多央国企频频落子农产品供应链?其实核心是盯上了四大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是稳增长属性够硬。比起房地产、基建这些调整期行业,农业逆周期韧性强,农产品连年增产、价格稳涨,能给地方国企提供持续的业务基本盘,不用担太大波动风险。


二是营收质量够实。农产品是“季产年销”的刚需品,不像工业品能长期囤积,产销基本匹配,贸易背景透明,在金融机构眼里是优质标的,容易拿到融资,帮地方国企把规模做起来。


三是契合国企使命。做农产品供应链能直接对接乡村振兴、产业扶贫,从指导种地到打通销路全链条参与,既帮农民增收,又成了地方政府看得见的政绩,国企的社会责任和政企关系能双提升。


四是切入机会够多。农业供应链从生产、加工到仓储物流环节多、问题杂,不管是深耕单一环节,还是像中粮那样做全链条,地方国企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潜力比其他行业更突出。


但农产品供应链这条赛道好是好,但品类这么多,地方国企供应链公司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类切入?具体如何落地?


为帮大家找到更多的落地路径,2025年7月31日晚8点,万联网微课堂第238期直播特别邀请了拥有18年风险控制和业务产品线设计等经验、深耕农产品供应链多年的原中农网副总裁、现任海南乐为农农产品数字化有限公司前CEO 、现任湖北十堰昌欣菌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战略顾问、现任优肯金融研究院供应链首席指导师【鄢雄伟】先生,坐镇万联网视频号直播间做深度分享。


以下内容摘选至该场直播,如需获取该场直播的完整视频回看,可在转发此文到朋友圈并保留3小时后,联系万联网客服李女士获取:19168536275



一、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的选品之道:品类划分与选品原则


面对纷繁复杂的农产品供应链品类,鄢雄伟老师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品类选择思路。首先,他从产区、规模化、贸易便利性等维度,对农产品供应链业务进行系统化的属性分类,为地方国企科学选品提供清晰框架:


(一)农产品供应链的基本分类


1、大宗粮食类: 包括小麦、玉米、稻谷、大豆、高粱等主粮属于稳定、大规模的需求驱动型品类。这类农产品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巨大、关乎国计民生与战略安全、价格透明、流通环节短、利润较薄,具有较高的全球/区域贸易参与度,适合追求稳定规模的地方国企参与。


2、生鲜类:涵盖果蔬、叶菜、猪牛羊鸡(活畜及蛋品)、鲜活水产(鱼虾蟹)、鲜奶及短保乳制品。核心痛点是高损耗、强时效性,极度依赖高效的冷链物流与快速周转能力,所以这一类型的农产品对于运营管理的要求极高。


3、干制类: 由生鲜脱水而成,如干香菇、木耳、脱水蔬菜、水果干、肉干、鱼干、杂粮、中药材(金银花、枸杞等);优势在于保质期长(可达数年)、标准化程度相对提高(因分级分选)、流通损耗低、具有加工增值空间,是较易管理和拓展的品类。


4、冷冻类: 包含冻品肉类(猪牛羊禽)、冷冻水产、冷冻果蔬等。中国冻品市场潜力巨大(对比美国70%的占比),是居民蛋白质重要来源,且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但需注意细分品类(冻肉、冻鱼、冻禽)的行业规则与链条差异显著。


5、深加工类: 指米面粮油精加工品(挂面、杂粮粉)、果蔬罐头、即食密封包装食品、调味品、营养保健品等。代表农产品价值链的提升方向,利润空间相对可观,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关键领域。


(二)农产品供应链选品的核心原则


1、深度认知先行: 切忌笼统选择冻品或生鲜,必须深入理解每一个目标细分品类的特性、规则与链条。


2、立足资源禀赋:紧密结合地方国企所在地域的核心农产品资源(比如河南的面粉、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与自身资源禀赋集合起来(如仓储、物流、加工能力等)。


3、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承认全产业链覆盖(田间到餐桌)的极高门槛(通常仅央企能及);而作为地方国企,鄢雄伟老师建议其聚焦在自身最有能力掌控和创造价值的环节,在特定链条上做深做透。


因为中国各地有不同的核心产区,核心产区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地方国企该从哪些品类切入。鄢雄伟老师在直播中强调:要走出核心产区认知,围绕产业链布局,围绕本地优势做深做透,同时把本地资源通过外部连接与协作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这才是实现区域与全球协同的关键思路。



二、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业务的核心原则与行动纲要


直播中,鄢雄伟老师给大家阐述了地方国企建立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农产品供应链业务的落地打法,避免盲目跟风、避免对标他人后马上复制的误区,并提出若干落地原则与实施要点。


(一)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业务的核心原则


1、地方国企需以资源禀赋为根基


(1)围绕本地产业优势,内向深挖:地方国企需充分评估本地独特优势,这里包括了优势农产品资源、物流节点位置、消费市场辐射能力、产业集群基础(如河南面制品产业)、政策支持重点等优势资源;践行“一县一品”乃至“一地一策”。地方国企在开展农产品业务时,需将本地的仓储、物流、加工能力及产业集群等资源作为根基,围绕本地的优势构建合适的供应链布局。


(2)形成“多点连线”的产业协同网络,外向联通:明确本地在更大产业链中的定位(生产源、加工地、集散枢纽等),以此为核心节点,主动对接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网络,通过合作延伸服务范围,而非局限于一亩三分地。


2、地方国企需以投入产出为标尺


(1)理性预期回报: 不同品类商业模式迥异。大宗商品宜走“薄利多销”量能路线,追求稳定而非暴利;生鲜类依赖高效运营能力以控制损耗、提升毛利;重资产全链布局(如建专用线、大型冷库、绑定产地)需承受长周期、高投入,但成功后壁垒高、回报稳。


(2)严控风险边界:基于清晰的投入产出模型设定安全边界,避免为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利润而迫使业务团队进行高风险的价格投机,也就是赌行情。


3、地方国企需以地域属性为边界,服务双重价值


(1)深耕本地市场: 优先服务好本地刚需消费场景(如学校食堂、企业团餐、社区供应),建立稳固的基本盘和渠道能力。这是国企的主场优势,也是走出去的基石。


(2)内外协同发展: 在扎根本地市场、整合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再图全国化或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实现“服务本地民生”与“拓展外部市场”的双重价值创造。


(二)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业务的行动纲领


1、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业务的四不做


(1)不做脱离地域属性、毫无本地优势的孤立业务;

(2)不做依赖高风险价格波段、波动剧烈的投机性品类;

(3)不做远超自身资源与管控能力的业务,需先夯实基础;

(4)不做违背国企定位的纯市场化投机。


2、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业务的四优先


(1)优先特色本地品类:围绕本地核心农产品,融入全国或者全球产业链;

(2)优先高频刚需品类:聚焦百姓日常高频消费品(比如米面粮油、基础果蔬肉蛋),利于团队快速成长与业务可持续;

(3)优先低损耗/易管控品类:初期规避管理难度极高的品类(如高损耗生鲜),可选择干制品、大宗品或深加工品作为切入点;

(4)优先轻资产与政策契合: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轻资产启动;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对本地农业的支持政策,借势发展,更易获得金融支持。


当然啦,选品也不用死磕本地资源,可以从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来找机会。因为中国农产品产地分散,比如苹果,烟台有,陕西也有。


但是做好的关键是,地方国企你得找到自己擅长或有资源的1-2个品类(比如本地特色或电商热销品),然后围绕这个品类去全国布局供应链,别只盯着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


而且,如果地方国企光干帮人垫钱代采这种类型的农产品供应链贸易业务,那是没什么前途可言的。因为人家不要你的钱的时候,你就没业务可以干了。


所以,还是得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比如向上搞品控、加工(比如把鱼分选分级、做深加工);向下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比如直营点、找分销伙伴)。


总之就是,除了纯垫资,你还得提供一些别的价值,物流也好、仓储也好、销售也好......


地方国企切入农产品供应链干业务,要真正实现从0-1-100的跨越,必须摆脱盲目跟风,尊重区域禀赋,走出本地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建立起跨区域、跨环节的协同网络,形成稳定可复制的落地模式。只有在资源禀赋的指引下,才能真正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如果你还在为农产品供应链业务到底该怎么做、怎么从只给农产品流通领域提供纯垫资服务转向提供综合型集成服务(物流、仓储、深加工等)、市面上有哪些已经验证过的模式与实践可以学习对标,那么就不要错过万联网将于2025年10月30日武汉举办2025智供应链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300人规模、82%决策层参与、央国企居多(农投、城投、产投、经投、交投、商投、铁投、水投、金控、物流、供销社、农业合作社、供应链公司等)。


这场论坛不讲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更聚焦落地实践,聚焦“如何通过重构供应链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享研讨,邀请10+来自政府、学术、企业、金融届的行业大佬、企业大咖和专家老炮坐镇分享,其中包括本文内容的分享嘉宾——原中农网副总裁、现任海南乐为农农产品数字化有限公司前CEO 、现任湖北十堰昌欣菌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战略顾问、现任优肯金融研究院供应链首席指导师鄢雄伟】先生,他将基于“特色单品体量不够大?当地城投供应链如何快速从单品到多品类体系化运营,实现规模大增——以湖北十堰菌菇集群实践为例”主题,并结合多个亲身实践案例做深度分享,非常适合各地区想切入农产品供应链干业务的地方国企进行学习对标!


此外,本次论坛还会重点针对:不同禀赋供应链公司的发展路径,供应链业务发展的N个误区与坑、农业/制造业/流通业产业集群(大米/蔬菜/菌菇/养殖/钢板/非标零部件/工业品)等鲜活实践案例、十堰/荆州/彭州/冠县/宜昌等10+个地方的商贸/城投/园区/金控/物流类国企供应链的实践模式与案例等展开深度分享与研讨,这不仅是一次全国各大央国企联谊交流的绝佳阵地,更是一场超高性价比的公开大课!


报名学习/现场赞助:李女士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全国“国贸集团”遍地开花,武汉的这匹黑马何以三年进出口额狂奔950亿,复合增长率高达99.72%?
下一篇:四川最大国企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成功完成电子凭证首单落地,中小微融资不再“蜀道难”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