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2024年营收近10亿元,利润突破1.5亿,平台用户数达55.66万!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5-07 , 浏览:231

在成立10周年之际,国内最大的独立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中企云链再次冲击港股IPO!数据显示,2023年5月,中企云链的平台成为第一个确权应收账款累计金额超过了1万亿元的独立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而于2025年1月,在不到20个月内,有关金额已达2万亿元。

据港交所官网,5月6日,中企云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企云链”)更新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农银国际、工银国际、迈时资本为联席保荐人。此前,该公司曾在2023年10月18日向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详见:中企云链冲刺港股IPO:产业数字金融平台逐步成型,平台用户数近30万!


中企云链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1)增强公司的核心技术及基础研发,专注于增强公司现有服务的功能性以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获取标准化功能以提升公司平台的能力,与产业界、学术界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并提升公司的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能力;(2)增强公司的技术基础设施、软件许可及设备设施以确保公司业务经营管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3)提升公司在销售及营销、业务发展及品牌推广方面的能力;(4)拓展公司的业务以覆盖国际市场;战略投资及收购,以加强公司的市场地位及实施增长战略;以及(5)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

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中企云链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独立产业数字金融平台,拥有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云链”,服务核心企业、链属企业及金融机构,致力解决彼等于产业数字金融市场的需求。核心企业主要是指在各自供应链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他们可以通过信用方式向链属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供应商)采购商品及服务,促进金融机构利用其闲置授信及采用数字增信手段向供应商提供金融支持。
根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按取得的融资总额计,中企云链在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包括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及场景数字金融平台)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2.9%。在中国的所有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中,包括独立平台(即由独立于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的服务提供商所建构的平台)及非独立平台(即由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建构的平台),中企云链在2024年确权应收账款金额和获得的融资总额方面均为最大,市场份额分别为14.2%及15%。按同样的基准计,2024年中企云链亦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市场份额分别为29.5%及32.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3年5月,中企云链的平台成为第一个确权应收账款累计金额超过了1万亿元的独立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而于2025年1月,在不到20个月内,有关金额已达2万亿元。
中企云链的业务包括三大板块——确权及保理业务(对应产品主要是云信和供应链票据)、场景数字业务(包括云租、云砼以及云数等)及其他生态业务。在这三项业务中,公司的确权及保理业务为最主要收入及收益来源,而此业务的大部分服务通过云链平台运营。
中企云链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末,云链平台的用户数量分别为23.04万家、37.29万家及55.66万家。截至2024年末,合共6601家核心企业、54.64万家链属企业以及3574家金融机构已注册为中企云链的平台用户。2022-2024年,该公司平台上的核心企业留存率分别为88.5%、86%及87.8%。
中企云链的业务模式能帮助解决产业供应链融资方面的多重痛点,该等痛点包括:(i)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或较高的信用评级,通常融资选择有限;(ii)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评级低,往往不得不面对较高的利率;及(iii)中小企业在获得确权及评估应收账款方面亦会遇到困难。透过解决上述行业痛点,中企云链平台的普惠金融模式为大量链属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且可负担的融资选择。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通过中企云链平台获得融资金额等于/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的融资数目分别有206,488笔、327,641笔及446,907笔,分别占通过云链平台获得的融资总数量的99.3%、99.4%及99.5%。同年,通过中企云链平台获得融资金额等于/低于人民币100万元的融资数量分别有152,546笔、254,369笔及362,863笔,分别占通过利用云链平台获得的融资总数量的73.3%、77.2%及80.8%。

2024年营收近10亿,利润超1.5亿

得益于强大的生态及运营能力,中企云链成为国内该类业务少有的盈利者。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中企云链营收分别为6.52亿元、8.79亿元、9.91亿元;毛利分别为5.72亿元、8.21亿元、9.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569万元、1.52亿元、1.58亿元。
具体业务来看,中企云链云信服务营收逐年攀升,保理业务大幅缩水。2022年2024年期间,云信服务的收益分别为5.16亿元、7.48亿元和8.7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79.1%、85%和88.5%。而曾经的重要业务保理服务呈现显著收缩态势,2022年至2024年期间,保理服务营收占比呈现阶梯式下滑,分别为11.6%、6.2%和2.1%。值得关注的是,保理服务在2020年曾为中企云链贡献了高达34.2%的营业收入,如今其重要地位已明显弱化。
中企云链表示,公司逐渐减少保理服务的规模,原因为公司作出专注于增长潜力较高的业务的战略性决策。
另外,2025年一季度,中企云链在专班对接下,增加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等多个链主合作伙伴。同时,中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也向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拓展,带动2025年一季度,中企云链快速扩张,新增客户近6万家,帮助融资金额总计近1500亿元。

云顶资产是单一最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中企云链是由中国中车发起,联合7家央企、5家金融机构、4家地方国资、6家民营财投组建,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成立的一家央国企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万联网注意到,自2019年以来,中企云链陆续出现股东退出的现象。招股书披露,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若干当时股东已将其于本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予其他投资者以(其中包括)获取财务回报。
在股权结构方面,中企云链目前没有控股股东。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云顶资产(中企云链的员工持股平台)持有中企云链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3.11%。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自云顶资产成立以来一直为其实际控制人,刘江作为有限合伙人直接持有云顶资产的64.79%合伙权益,云之泰(由刘江拥有80%)为云顶资产的唯一普通合伙人,直接持有云顶资产的0.01%合伙权益。据此,刘江、云之泰及云顶资产构成中企云链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本次IPO前,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云顶资产、天津经开区国有投资和华舆国创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23.11%、20.73%及10.31%。

风险挑战与未来发展

产业数字金融市场是一种新兴且相对较新的业务模式,在中国正迅速发展。不过,对于行业风险,中企云链在招股书中表示,与中国竞争加剧及监管环境变化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公司业务前景构成挑战。由于可能无法准确预测或预料技术、监管或行业未来发展,任何超出预期的发展均可能对公司的经营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中企云链提到,为应对产业数字金融市场未来发展,公司可能需要调整业务模式并继续升级服务产品,亦可能须不断有新服务推出市场,以保持竞争优势。若未能适应最新市场发展或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服务,无法适应该发展和推出新服务,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关于未来发展,中期云链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及深化平台及服务,持续提升场景数字业务,扩展及深化与合作伙伴建立的关系,加强研发能力以及扩大业务营运以进入国际市场。


来源:中企云链招股书,万联网综合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无)
下一篇:厦门象屿集团巡察整改大公开!32项硬核问题与整改举措,直击经营、发展、风控等要害,国企必看!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