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当炮灰!在国企供应链公司干活要想避免被追责、替领导背锅:关键是把该做的做到位!

万联网 , donna , 2025-07-30 , 浏览:131

在国企供应链公司干业务,真的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被领导坑惨!又或者是领导被下面的猪队友坑惨!

为啥这么说?这几年经济下行,行业爆雷不断,不少国企供应链公司在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后,有些一把手、高层领导为求自保,就把下面的员工当炮灰推出去背锅。

最冤的是明明前面提醒过领导,这单业务会有风险,但领导觉得对方是老交情、又是国资背景,觉得不会有问题,到后面真出问题了,就被领导轻飘飘一句“风控没做到位”推出去当炮灰。

今天我们就撕开这层窗户纸,聊聊进入国企供应链公司职场的员工的保命法则——怎么保护自己不被领导甩锅。

一、先说说为啥国企非要搞供应链贸易业务?

很多人不理解:国企好好干主业不香吗?为啥非要搞供应链贸易这种高风险业务?非要跟民抢生意?其实大家误会国企了,像能源保障、基础设计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这种偏垄断性的、保障民生的业务资源,一般都掌握在大型的央国企手里,而全国地方国企的数量也有几十万家,好干的业务根本轮不上下面的三级、四级国企。

而供应链贸易看起来比较简单,左手倒右手,能够快速做大营收,一方面领导脸上有光,一方面报表也好看方便融资、发债。

但实际上,供应链贸易看着简单,其实也挺复杂的,他对行业的专业性要求高,属于资金密集型、资源型比较强的模式。专业性相对比较好解决,到市场上找深耕多年的行业老兵就可以了,但是资源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了,如果没有某一产业基础,想积累足够多的行业资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这些资源包括了供应商资源、行业了解度、物流资产、生产加工资源、客户资源等等,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开展供应链业务才能尽可能降低风险,业务延伸性也会很顺利。

那既然供应链业务门道这么深,为啥还有这么多国企成立供应链子公司在干?

一是地方GDP考核绑架:地方政府或供应链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年年给自己增加营收压力,因为传统业务增长乏力,而供应链贸易能快速做大营收规模。于是就出现了去年100亿营收,今年目标200亿元,后年300亿,毕竟供应链贸易业务量一大,营收数据就好看,对提升当地经济指标有帮助......对此,下面供应链子公司也很无奈,干吧容易掉坑,不干吧也要挨批。比如某省属国企为完成地方政府定下的“千亿营收”目标,硬着头皮上煤炭代采业务,结果客户跑路,反而让损失了2亿国资。

二是领导政绩工程:有些领导把贸易规模当政绩,不管风险盲目扩张。比如某地级市国企老总为“打造区域供应链龙头”,3年时间要求团队把贸易额从10亿做到200亿,最后因资金链断裂被纪委带走调查。

三是资金套利冲动:国企融资成本低(通常3%-4%),通过贸易业务转贷给民营企业(利率8%-10%),中间赚利差。但这种“影子银行”模式现在已经被国资委严令禁止,而且这种模式下客户一旦违约,那就是无底洞。

尤其是近两三年,因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想法子活下来,这时候就多了不少幺蛾子!比如拖欠货款、上下游串通骗贷等等,这时候如果流失的是国有资产,那么国企团队上下都有可能被追责。

像2014-2016年,自然人罗某的控股公司委托8家供应链公司,代其从境外进口货物,用90天远期信用证支付货款。罗某伪造第三方仓库资料,在没按合同约定付款的情况下,私自出库并出售相关货物非法获利4亿多元,受托的供应链公司就遭受了巨大损失。还有货权风险,如果在贸易过程中对货权把控不到位,货物可能被非法处置或者灭失,供应链公司却毫不知情,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另外,合规风险也不容忽视,国家一直在整治融资性贸易和虚假贸易,如果国企开展的供应链业务被认定违规,不仅要面临经济损失,相关责任人还可能被问责。

二、为啥尽职免责,在国企供应链公司出现风险事件后总失灵?

虽说现在各地国企都在推进“尽职免责”,可不少国企供应链公司出问题后,还是团队上下一起背锅。

为啥?

主要是每个部门的岗位工作细则和风控要点没划定清楚。大家都不清楚自己得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尽职,一旦出了事,领导就会说你工作没做到位,然后把责任推给你。

比如说,业务部门和风控部门对于风险评估的标准和职责划分不明确,业务部门为了冲业绩,忽视风险,风控部门又觉得业务部门该对业务真实性负责,结果出了风险,两边就开始扯皮,最后公司领导就会拉下面的员工来当背锅侠。但其实,风控工作,不只是风控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公司全员的事情......

这些乱象,总结来说分三点:

1、责任划分糊里糊涂:业务总监说“我按领导指示操作”,风控总监说“我提了风险意见”,最后板子全打在基层。比如,某国企爆雷后,连前台行政都被追责,理由是“未发现合同用印异常”。

2、制度执行走形式:我们在给上千家央国企做培训辅导时发现,很多国企的风控工作只是停留在纸面。比如,某国企风控部为应付领导,直接在合同上盖个“风险已评估”的章就算完事,货物也不去盘、装货也不去监督,结果后面被客户以“货物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付款。

3、领导甩锅总有理由:出事后,领导要么说“我不知道具体情况”,要么说“你们专业部门没把关”,就这样轻飘飘一句话,让下面执行的人去背锅了。举个例子,某国企副总被查时,把责任全推给风控总监,说“他没提醒我风险”。

三、案例解析:2大国企供应链因粗放式开展业务,导致国资流失而被追责

1、案例一:某交通集团融资性贸易暴雷

某交通集团旗下供应链子公司为完成营收指标,与关联方开展循环贸易。表面上是煤炭采购销售,实际是资金空转。客户用虚假仓单质押,套取国企预付款15亿,最后资金链断裂。

追责结果

  • 供应链子公司总经理就地免职,移送司法机关

  • 集团分管领导降职处分

  • 风控部门负责人扣发3年绩效

  • 业务经办人被通报批评

2、案例二:某国有外贸企业被诈骗50亿大案

某国有外贸企业与某棕榈油贸易商开展进口棕榈油贸易,结果某棕榈油贸易商负责人虚构贸易背景,将货物提走后拒不付款,导致某国有外贸企业损失32亿,间接损失超20亿。

问题根源

  • 业务部未能进行动态跟踪,给风控部门有效的信息反馈

  • 风控部门未实地核查货物真实性,仅依赖贸易商提供的虚假仓单

  • 财务部未监控资金流向,对贸易商频繁挪用货款的异常行为未预警

  • 法务部未审查合同条款漏洞,对 “先货后款” 模式的法律风险未提示

  • 母公司集团,未对该国有外贸企业的贸易业务进行有效监督,直到案发后才介入调查

追责结果

  • 该国企董事长因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双开,移送司法机关

四、那国企员工,到底该怎么干,才能避免被当炮灰?

那怎么才能避免被甩锅,实现尽职免责?关键得把每个部门的岗位直择、工作规范给细化、细化、再细化。

最好能够制定出一套供应链服务产品手册,让大家知道每个部门负起什么责任、每个节点该有什么指令。

比如,业务部门要明确从寻找客户、洽谈合作、签订合同到跟踪执行等一系列流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

财务部门要清楚资金审核、监管的要点。

风控部门要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指标和监控流程。

同时,供应链公司还得划定明晰的业务负面清单,明确哪些业务绝对不能碰、有哪些特征的交易对手绝对不选(如不与失信被执行人合作)。还有像循环贸易、关联交易这种容易滋生风险和违规行为的,就该坚决杜绝。比如说,2015年某矿业企业所属子公司在无真实贸易背景下,通过签订虚假贸易合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循环购销钢材,虚增经营业绩30多亿元,这种循环贸易不仅违规,还带来了巨大风险,如果公司有明确的业务负面清单,就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再就是制定每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规制,也就是工作规范和制度。这样一来,员工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就算出了风险事件,只要按照规定流程和要求完成了本职工作,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跟领导说自己尽职了,领导也没办法随便甩锅。而且,有了明确的规则,公司也不用因为怕出现风险而畏畏缩缩不敢开展业务,能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实现更好的发展。

所以说,在国企供应链公司干活,要想不背锅,就得扎扎实实做好细节工作。制度的严谨和工作的细致才是你最可靠的护身符。当风险事件发生时,你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该做的都做了,责任不在我!” 这才是真正的尽职免责之道。

记住江湖险恶,大家都得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多留个心眼,别让自己辛苦工作,最后却成了风险事件的替罪羊。

当然也有不少朋友说了,我们肯定都想实现尽职免责,但“什么才是该做的都做到了”,这里面“该做的”有什么标准、怎样才算是把该做的工作给做到位?

确实很多底下的操作人员没有一个明晰的标准,也不知道自己每一步做得规不规范...比如事前的客户准入、业务尽调——事中的运营交付、风险跟踪——事后的催款处理、坏账管理等每环节的风控工作,到底怎么才算做到位?

所以,为帮助各地方供应链公司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风控工作的方式方法,明确事前-事中-事后的风控操作细则,2025年8月14-15日,我们联合了2位拥有20多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的专家老炮,在深圳将举办首期《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本次课程将从操作细则的视角,为大家讲解供应链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控工作方法与规范,让所有与风控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能够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日常风控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制定出明晰的规制和可靠的标准,以此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切实防控原来粗放运营下潜藏的巨大风险,确保该拿下的业绩拿下、该免责的可以免责。

课程会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个场景出发,把里面的每个风控要点都拆解开来,让大家能够明晰在每个工作场景中,业务、风控、法务、财务、运营等岗位人员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操作,真正把风险从事后灭火变成事前掐灭,那就能让国企供应链公司更加放心地开展业务了,也不怕真的出风险,因为这些做到了,即使出风险也能尽力免责......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万联网2025年Q3公开课排期计划


序号

课程主题

时间

地点

1

国企供应链风控专题课

7月10-11日

济南

2

供应链业务快速增长与合规增收专题培训

7月24-25日

郑州

3

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8月14-15日

深圳

4

农产品供应链业务实操课程

8月28-29日

深圳

5

供应链业务快速增长与合规增收专题培训

9月11-12日

武汉

6

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9月25-26日

西安

更多排期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微信同)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无)
下一篇:国企供应链必看案例:明知上游没发货仍表示已自提货物,最终还是要承担付款责任,因被认定为参与虚假贸易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