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城投将全面退出

万联网 , 产互与供金智库 , 2025-08-04 , 浏览:100


图源:中国政府网截图

据万联网获悉,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其中特别强调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这一重要定调,意味着曾经在地方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城投公司,将迎来全面退出的关键阶段。

城投公司的诞生与发展,与我国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城投公司通过融资等方式,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自 1998 年 “芜湖模式” 推广以来,地方融资平台打破了传统基建依赖财政单一投入的局限,通过市场化融资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推动我国城镇化率从 1998 年的 33.35% 跃升至 2024 年的 67% 。确实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投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其中,隐性债务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城投公司成为地方政府变相融资的渠道,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攀升,给经济稳定运行带来了潜在威胁。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隐性债务方面。尽管国家一直对隐性债务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但在持续高压监管下,一些地区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不实化债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累积了新的风险。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通过各种隐蔽手段举债,触碰了财经纪律的高压线。这些隐性债务由于未被纳入正规监管体系,其融资成本和期限结构往往不合理,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为经济金融稳定埋下了隐患。

在地方融资平台方面,虽然近年来转型已显积极成效。如2024 年,共有 18 个省份 129 家城投声明自公告日起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2025 年 3 月,央行表示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已大幅收敛,与 2023 年年初相比,2024 年年末约有 40% 的融资平台通过市场退出、市场化转型等方式退出了融资平台的序列。但当前城投融资政策偏严,难以真正实现化债与发展的平衡。

据万联网了解,现行政策要求各地融资平台于2027 年 6 月前全部退出,实际上,很多融资平台很难在这一时限内摆脱对政府项目的依赖,并具备市场化经营能力。在转型倒计时下,还可能出现 “业务拼凑”“贸易虚构”“资产转移” 等新问题,需警惕 “一退即死”、再次平台化等可能。

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1日,财政部从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案例中,选取了 6 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意在形成有力震慑,达到警示效果。在制度层面,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保持 “零容忍” 的高压监管态势,从监测口径更全、预算约束更强、监管问责更严三个方面发力,对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在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上,需要做到“有力有序有效”。有力推进,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等政策、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构建完善、高效的政策贯彻落实保障体系,提升政策执行力、穿透力和实效性,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和人员,依法依规进行追责和处理。

有序推进则要尊重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规律。在时间节奏上,按 2027 年 6 月时限倒排阶段任务,设置过渡期缓冲,避免集中处置引发流动性危机,对到期债务分重点、分批次、分对象进行研究和解决。在分类处置上,对于政府融资平台按 “僵尸类、转型类、产业类” 精准施策,优化重组,优先出清无市场业务、无管理团队、无经营能力的 “三无” 空壳平台,对有潜力的平台分步骤剥离代政府融资职能。同时,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协同推进,财政、国资、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发力,避免政出多门。

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核心在于实现“风险化解、功能转型、体制变革” 的实质性成效。存量债务的化解要见实效,严格控制隐性债务规模不升反降,通过置换、展期等方式实现到期债务平稳兑付和循环。融资平台功能转变要见实效,彻底剥离代政府融资职能,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和资源的经营效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风险隔离要见实效,理顺政府融资平台、金融机构及政府之间的管理与合作关系,严格执行监管红线,压降非标融资规模,杜绝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建立债务全生命周期监测体系,确保出清后隐债规模不反弹,避免出现 “形式出清” 和 “数字出清” 现象。

万联网认为,将于今年10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及地方融资平台出清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将为后续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方向。这不仅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减轻地方财政负担,还能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市场化、规范化方向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地各部门需协同合作,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确保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融资性贸易全面禁止!这家陕西国企的合规答卷为何成行业教科书?
下一篇:国企干供应链有多野?90%背上官司的国企都栽这些漏洞上了!从事前尽调准入-事中运营管理-事后风险处置,律师给你支招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