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贸易10大死亡陷阱大公开!就是这些坑让多家企业轻则亏利润、重则涉诉破产,今天必须堵上!

万联网 , donna , 2025-11-08 , 浏览:127

在煤炭供应链贸易中,业务链条长、涉及主体多、资金体量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踩到法律风险的雷区,轻则损失利润,重则引发诉讼纠纷。


今天,我们将从法律与风控视角出发,带你梳理煤炭贸易业务中最具代表性的10大风险点,并提供实用的防控指南。


一、煤炭贸易中的合同主体资格风险:别和假老板做生意


(一)风险点:交易公司无煤炭经营资质、授权文件不全、在诉讼中充当被告或被执行人角色,甚至用"皮包公司"签合同,最后卷款跑路。


(二)避坑技巧

1、资质核查 “三步法”:查阅对方营业执照、煤炭经营许可证等原件,确认经营范围及资质有效期;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查查等平台,查询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经营异常记录;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执行信息公开网检索涉诉情况,重点关注买卖合同纠纷、失信被执行人记录。

2、授权确认:要求签约人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明确授权范围及期限,必要时通过电话、邮件向对方企业核实。

3、实地考察:对重大交易对象,实地走访办公场所、经营场地,核实人员规模、业务真实性。


(三)典型案例:某家国企供应链公司与自称某矿企"区域总代"的公司签订5000吨焦煤合同,付款后对方失联。后经查实,签约人伪造公章,公司注册资金仅10万元。


二、煤炭标的物条款:说清楚煤的"身份证"


(一)风险点合同对煤炭品种(如动力煤/焦煤)、质量指标(发热量、硫含量、灰分等)描述模糊,未约定检验机构及流程,导致到货后质量不达标、数量短少等争议。部分卖方利用条款漏洞,以次充好、混装低质煤,买方难以维权。


(二)避坑技巧

1、指标量化:明确标注煤种、执行标准(国标/行标/企标),细化质量指标,如“动力煤发热量≥5500 大卡 / 千克,硫含量≤1.0%”,数量按“干基全硫、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专业标准计量。

2、检验流程:约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如 SGS、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进行装船前、到港后双重检验,明确复检期限及费用承担,以第三方报告作为质量争议解决依据。

3、样品封存:交易前封存样品,注明封存时间、地点及双方签字,作为质量比对的核心证据。


(三)典型案例有一家供应链公司在签合同时,对煤炭的发热量等质量指标约定模糊,收货后发现实际煤炭质量与预期相差甚远,但由于合同里没写清楚质量标准和检验方式,导致在与卖方协商时十分被动,最终只能自己承担损失。要是当时把标的物条款整明白了,结局可能就完全不同。


三、煤炭价格条款:别让行情波动吃掉利润


(一)风险点煤炭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若价格条款约定不明,如未明确价格调整机制,当价格发生大幅波动时,易导致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争议。


(二)避坑技巧

1、长协合同采用"基准价+浮动公式"

2、现货合同约定调价触发条件(如环指波动超5%)

3、分批定价:按实际装运日指数结算


(三)典型案例:2021年某贸易商签订年度固定价电煤合同,后遇煤价翻倍,最终亏损超2000万被迫违约。


四、运输条款风险规避:货在谁手上谁负责


(一)风险点:合同中对于货物的运输方式及运费、运输途中的货损、延迟交货责任划分不清,运输保险约定不足等。


(二)避坑技巧

1、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运输路线、运输工具、装车及卸车责任等细节

2、清晰划分运输过程中各方的责任,明确风险转移的界限

3、根据货物价值和运输风险,合理投保运输保险,如货物运输险、短量险、自燃险等,CIF条款需购买足额运输险

4、大宗散货必签《港口作业协议》


(三)典型案例某供应链公司安排运输煤炭时,运输方式选得不对,加上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结果导致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延误交付,还有一部分因运输条件不好而损坏,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要是提前把运输条款考虑周全,合理安排运输事宜,就能减少损失。


五、验收仓储条款风险规避,小心偷梁换柱


(一)风险点验收标准和方式不明确,可能导致对煤炭质量、数量的争议;仓储条件不佳或保管不善,可能使煤炭受潮、自燃或被盗等,造成货损。


(二)避坑技巧

1、在合同中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标准和方法,规定买方在收到货物后的验收期限和提出异议的期限

2、对于仓储,应选择具备资质和良好仓储条件的仓库,比如选择中储粮等具备国资背景的仓储企业

3、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记录货物封存过程

4、在合同中明确仓储方的责任和义务,如货物的保管、养护、安全等要求

5、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检查


(三)典型案例有家公司把煤炭发给买方后,由于合同里对验收标准和时间没写清楚,买方一直拖延验收,导致煤炭滞留,仓储费用不断增加。而且仓储条件也不符合要求,煤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双方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关系弄得很僵。要是验收及仓储条款明确,就能避免这些后续麻烦。


六、结算支付条款风险规避,钱不到账不松口


(一)风险点结算方式选择不合理、支付期限约定不明、预付款或赊销过度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或面临坏账风险。


(二)避坑技巧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贸易习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

2、明确约定支付的期限和条件,避免逾期付款或提前付款的情况

3、对于预付款或赊销业务,应严格控制额度,并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担保或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如要求客户缴纳保证金、提供抵押或担保等,又如新客户预付款不低于30%

4、信用证须经银行审核无陷阱条款

5、使用"见货付款"或第三方资金监管


(三)典型案例:某企业在煤炭交易中,选择了不安全的结算方式,结果遭遇了欺诈,货款打了水漂。而且合同里对支付时间和条件也没整明白,导致在追究责任时困难重重。这要是按上述规避手段操作,选对结算方式,明确支付相关条款,就能降低风险。



七、税务和发票风险规避,警惕走票陷阱


(一)风险点税务和发票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取得合规的发票,影响成本核算和税款抵扣,甚至可能面临税务处罚。如发票开具时间、金额、税率等不符合规定,或者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


(二)避坑技巧

1、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票的种类、开具时间、交付期限等细节,确保卖方能够按照规定及时开具合法有效的发票

2、加强发票的审核和管理,比如通过电子税务局验证发票真伪,避免出现发票问题


(三)典型案例某供应链公司因对税收政策理解有误,发票开具也不合规,被税务机关处罚,还补缴了大量的税款,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受到了严重影响。要是重视税务和发票条款,加强税务管理,就能避免这样的风险。


八、违约责任条款风险规避,把丑话说在前头


(一)风险点违约责任条款不明确或不合理,可能导致在对方违约时,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赔偿,无法有效弥补损失。


(二)避坑技巧

1、明确解除合同的情形(如超15天未付款)

2、合同中明确各方的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损失赔偿的范围等,如逾期付款违约金≥LPR4倍(现约15.4%)

3、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和可能面临的损失风险,合理设定违约金的数额

4、约定律师费、差旅费等由违约方承担


(三)典型案例有家供应链公司在签合同时,没把违约责任写清楚,结果对方违约后,自己在主张权利时没有合同依据,很难要求对方赔偿,只能自认倒霉,损失惨重。要是当初把违约责任条款写完善,就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九、货权管理风险:一货多卖,控制权丧失


(一)风险点卖方在运输途中或仓储期间擅自处置货物(如抵押、转卖),导致买方无法提货;提单、仓单等货权凭证管理混乱,出现伪造、重复质押;多式联运中因运输单据不一致,货权转移链条断裂。


(二)避坑技巧

1、凭证管控:海运业务要求卖方提供“清洁已装船提单”,明确“凭单放货”;陆运/内河运输使用“货权转移确认书”,注明货物存放地点、数量及转移时间,由双方签字盖章。

2、第三方监管:引入独立第三方物流监管公司(如中外运、中储发展),实时监控货物位置、状态,未经买方书面授权,监管方不得放行货物。

3、区块链存证:通过区块链平台记录货权转移全流程(采购合同-运输单据-仓储凭证-销售发票),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实现货权清晰可溯。


(三)典型案例2023年,M公司从N公司采购10万吨焦煤,支付80%货款后,N公司将已售货物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导致M公司无法提货。经调查,N公司伪造仓单进行重复融资,最终M公司通过刑事诉讼追回部分损失,但耗时2年,资金时间成本超200万元。


、信用风险:客户摆烂,欠款成坏账


(一)风险点客户经营不善、环保限产、政策停产等导致支付能力下降;关联交易、多头借贷引发信用危机;部分客户利用“破产清算”程序逃避债务,甚至恶意转移资产。


(二)闭坑技巧

1、信用评级: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从注册资本、纳税记录、行业口碑、历史交易数据等维度评分,AAA级客户赊销额度500万元,AA级300万元,A级100万元,A级以下须预付款。

2、动态监控:通过企查查、启信宝实时追踪客户工商变更、涉诉信息,发现股权质押、法定代表人变更、被列入失信名单等风险信号,立即暂停交易并催收欠款。

3、担保措施:要求核心客户提供股东个人连带担保、土地/房产抵押(抵押率不超过70%),或引入供应链金融公司提供保兑仓服务,降低单一客户信用风险。


(三)典型案例:2022年,J公司长期向K焦化厂供应精煤,累计赊销800万元。后K焦化厂因环保不达标被停产整顿,资产被查封,J公司申请财产保全时发现,K焦化厂已将主要设备抵押给银行,最终J公司通过破产清算仅收回30%货款,损失560万元。



结语


总之,供应链公司在开展煤炭贸易业务时,应充分认识到各个环节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规避手段,加强合同管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煤炭贸易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稳健发展。


同时,建议企业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支持,对合同条款和业务流程进行审核和把关,以降低法律风险。


因此,为助力供应链公司在煤炭下行期寻找业务破局之道,同时做好风险防控,我们将于2025年11月13日-14日联合2位煤炭领域实战派专家老师,在江苏无锡举办第六期《煤炭行业供应链业务实操课》。2位老师将给大家讲授当前煤炭行情下怎么开展煤炭供应链业务、不同资源禀赋的供应链公司开展煤炭业务的落地打法与实践、如何做好煤炭业务全流程风控、如何做好合规、贸易业务怎么跟物流/仓储/金融等服务结合起来给客户提供综合型集成服务等等。同时,老师们还会就以下内容详细讲解,分享自身多年的风控实战经验,其中包括:


1、应收类业务中,跟五大六小电厂合作也不见得有多安心。准入、尽调、立户、投标议价、合同签订、发运运输、交货验收、结算、开票、付款全流程要注意哪些坑?价格风险、质数量风险、兑现率风险、扣罚与异议风险、税务稽查风险、终端指定采购风险、假国企风险、人员道德风险等怎么防范,以及超期与坏账风险怎么处置等?


2、尽管应收业务是主流,但由于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业务都以销定采,且存货类业务爆雷最多,所以,存货相关风控问题仍需重视。例如:跟国企仓库方合作就放心了吗?货物混堆掺配带来的质数量与合同约定不符的风险、货权不清、货物贬值、入库欺诈、库存货损、库存超期、私自放货、人员舞弊等问题怎么解决?


3、预付类业务中,由于交货风险、冒提货物、提货违约等问题,以往让人胆战心惊,现在还能做吗?还有哪些问题要注意?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十五五规划下,煤炭供应链如何突围?专家建议:打开地图,卡位节点、结构化布局!
下一篇:非标、高损耗、主体散——地方国企布局农业供应链,如何解开这3大“死结”?昌欣香菇产业实践给出了参考答案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