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造区域供应链金融新引擎!“央地共建”中豫航信正式启航,目标三年剑指1000亿规模!
2025年6月27日,由河南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河南中豫资本有限公司(简称“中豫资本”)与央企背景的金网络(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网络数科”)共同发起设立的中豫航信(河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豫航信”)正式注册成立。据悉,这家注册资本6000万元的供应链科技公司揭牌,不仅是金网络数科“央地共建”模式在中原的成功实践,更标志着河南省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图源:企查查 实力股东,共筑基石
公开资料显示,中豫资本隶属于河南省重要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豫资控股)。豫资控股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本100亿元。自成立以来,豫资控股重点围绕新型城镇化项目、产业基金等领域开展业务,逐步从传统支持全省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保障向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综合开发投资领域的资本运作方向转型,并逐步确立国有资本运营的主平台、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先行军、金融服务的工具箱四大战略定位,整合组建“9+3”核心集团,深耕“新车医数”四大重点产业赛道,服务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作为河南省内唯一拥有多个AAA信用评级主体的集团公司,豫资控股肩负着服务河南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是河南省国有资本运营、科技创新助推、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和金融服务供给的核心平台,在省内拥有深厚的产业资源、政策理解和资本运作优势;作为“9+3”集团核心公司,中豫资本围绕“资本运作”、“综合金融服务”、“金融资产的持股和管理”和“集成电路、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投资”主业,逐步形成了资本运作、商业保理、供应链服务、股权投资等业务抓手,服务河南省地方经济发展,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金网络数科是一家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单位发起设立、服务全行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与六大国有银行总行系统直连的独特优势、丰富的央企供应链平台(如中国能建、航天科工等)建设运营经验、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区块链、隐私计算等)。金网络数科联合北京金控集团建设运营的“北京市统一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是区域性平台标杆案例。
基于双方强大的实力背景和资源优势,此次中豫资本与金网络数科成立合资公司,布局供应链金融科技,既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也能带动河南供应链金融发展进一步升级:中豫集团作为河南国资的重要成员企业,肩负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重大使命,借助金网络在供应链科技领域的专业和科技优势,以供应链科技为切入点,有望发挥多领域协同优势,为区域产业升级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万联网了解,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中豫航信将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要求,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省内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开发数据资源并推动数据流通应用,打造省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该平台将致力于促进产融结合,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在线支付结算和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线上获客、展业支持以及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工具。此外,平台还将为政府部门在国资监管、金融监管和产业管理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工具,提升监管效率。另外,通过促进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平台将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无缝共享,包括合同、订单、库存、物流、验收和结算等关键信息,从而显著提高数据透明度和共享效率。
破解痛点,应需而生
近年来,国家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供应链金融政策文件,支持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和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兴起。近期,安徽、山西、江苏、北京等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部署开展供应链金融工作,建设地方统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成为新趋势。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制造业立省、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战略,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深度耦合,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可当下,河南省内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贵、手续繁”的困扰。
传统模式下,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真实经营数据,面临放贷风险高、成本大的困境;同时,核心企业信用难以惠及上下游供应商;政府部门也难以穿透监管产业链资金流动风险,国资监管急需有效手段。
“中豫航信”的成立,正是为了破解上述这些难题,应需而生:
-
让中小微企业“借到钱、借得起钱”:通过平台对接,企业凭真实订单、应收账款即可快速获得融资,目标是将贷款利率拉低至接近市场基准利率(LPR)水平。
-
让核心企业“管得好、转得快”:帮助大型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
-
让金融机构“看得清、控得准”:提供基于真实交易的风险评估工具,降低信贷成本,实现资金对产业链“毛细血管”的精准滴灌。
-
让政府监管“摸得着、防得住”:穿透掌握省属企业及产业链资金流向,筑牢供应链安全防线,避免重复建设。
“数据+科技”双轮驱动
中豫航信依托股东优势,构建了金融 + 产业数字化 “一体两翼” 的双轮业务架构,旨在通过金融与数字化业务的协同发展,推动河南省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河南地区企业,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其中,金融业务 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票据业务等模式,为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效率, 平台提供电子签名、区块链等服务,助力各方共赢;同时,利用豫资集团金融牌照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化解金融与地方债务风险,探索绿色信贷服务。数字化业务则 依托金网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打造多条数字化产品线,包括服务企业内部数字化的数据治理、司库体系建设等产品,以及服务链主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的产品。
中豫航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运用金融科技能力,深挖数据要素价值:
-
打破“信息孤岛”:依托金网络应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能力和豫资控股已有的大数据布局,在保障企业商业机密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合法合规地整合产业链上的订单、物流、结算等关键信息流,有效解决传统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操作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痛点。
-
数据变“信用资产”:平台将积累海量真实的供应链交易数据,通过对客户基本信息、经营能力、财务能力、供应链“四流”等数据数据的分析建模,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再是“黑箱”,而是转化为“可评价的信用”和“可流通的资产”,让中小微企业凭借自身经营实力获得融资支持。
-
智能风控提效率:运用大数据与AI,平台能实时监控交易风险,提前预警,显著提升金融机构放贷效率和安全性。
中豫航信肩负明确使命:建设运营“河南省统一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连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核心枢纽,并设定了三年目标:
1、供应链金融业务:三年内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供应链票据等产品体系,对接省内主流金融机构,目标实现业务规模突破1000亿元。 2、产业数字化业务:三年内打造完整数字化产品,核心产品在整个河南市场上占据一定规模。 3、科技研发中心:三年内打造成为中原豫资与金网络主要科技研发中心,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未来路径
下一步,中豫航信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推动河南省供应链金融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战略合作,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建设省级统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助力省内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 28 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壮大,发挥省管企业 “链主” 作用,促进产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二是发挥金融科技能力,促进产融融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打破企业间数据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资源协同:借助豫资控股的国有资本运营主平台优势,联动其基础设施、产业、金融等板块,整合区域资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助力。
四是实现数据沉淀到资产化:利用金融科技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将企业经营数据转化为可评价的信用和可流通的资产,与金融机构共建风控模型和信用评价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性,激活产业供应链活力。
此次中豫航信的成立,是央企顶尖科技能力与河南本土资源政策的深度融合。这一全新“央地共建”平台,正以数据为新型生产要素,以金融科技为创新工具,精准疏通河南产业的金融“堵点”,为打造制造业强省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万联网
-End-
为助力国企供应链公司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安全发展底线,同时支撑业务高效高质量开展,2025年7月10-11日,我们将联合3位专家老师——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在济南举办第五期《供应链业务风控与合规实操课》,诚邀您与团队共同报名~
课上,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将从法律风控视角,重点分享10+个典型风险案件帮大家规避风险(包括本期直播提及的天津某冷库爆雷案,张老师会重点分享仓库盘点与规避此类事件的方法与技巧)。此外,张老师还将在课堂上分享供应链业务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中,容易被忽略但潜藏巨大风险的漏洞,货押、出口代理、代采代销等各类场景的实务细节,以及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4大维度指导大家做全面的合规与风险自查。
课上, 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将基于20多年在世界500强的任职经验,重点分享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兼顾业务效率、支撑业绩达成,又能落实全员风控、夯实安全发展底线的风险管理体系;集团型国企如何管控供应链子公司风险;如何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如何有效挽回坏账损失等内容。让大家摆脱业绩和安全之间的恶性拉扯,要么总是怕业绩达不成,要么出风险全公司寝食难安。
课上,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将重点分享供应链公司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和选品的思路,并结合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实践,给出国企在优化商业模式的落地建议。同时,黄老师将结合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多家头部供应链公司真正的踩雷原因,教你避免踩大雷。很多时候不是没有风险,是规模还不够大而已,规模越大,出风险概率越大,不是不暴雷、只是时候未到。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