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出风险的国企供应链公司,风控就做很好了?但实际上哪怕不出资、上下游都是国企、交易结算完了,也还会埋下各种坑!

万联网 , 许书川/donna , 2025-07-04 , 浏览:81

真不容易,最近一些供应链行业同行向我们感叹到:今年时间已过半,业绩还没过半,压力太大了,不能出事,市场不好做,竞争者多,还要完成业绩~难啊~

如果解决不了下面这七大阻碍业绩达成的风控难题,恐怕想今年完成业绩,难啊~

一、没找对应对大宗商品行业周期风险的方法

近年来,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就像坐过山车,行情时好时坏。如果你没找对应对大宗行业周期的方法,比如不懂建立属于自己的价格模型、没有布局供应链上下游与升级模式等,那就惨了。那你不仅会遇到下行期的各种奇葩暴雷事件,还会很难找到优质的业务,因为需求弱并且僧多粥少。

如果你执意要自己做贸易商,跟别的国企、民营贸易商一起battle,那就大家都痛苦下去。如果不能把大家的痛苦视为商机,转变发展思路,那就只能数着日子等待暴雷。而且这种情况下,国企暴雷会比民企快,因为民企亏了会把业务停下,不做业务就不会暴雷,但国企为了保住营收规模等指标,即使行情再差也会干下去。

比如,当年大宗寒冬,一些贸易商为了融资,把同一批铜铝在青岛港重复抵押给多家银行。除银行外,不少国企供应链公司等资金方都中招了!因为行业低迷,大家都急着找业务、放款,所以对业务的风控要求放松了。结果价格暴跌,货主跑路,重复质押穿帮,银行和国企供应链公司血本无归。这就是典型的在行业下行期,没应对好周期风险,还盲目追求业务量(尤其是国企),被周期和骗子联手收割。(7月10-11日济南第五期供应链风控课带你此难题,报名19168536275)

二、大客户也暴雷,老客户和国企也不可信,还有啥客户能合作?

现在大企业暴雷的太多了,大企业、老客户、甚至“国字头”,现在都不保险。比如江苏德龙,一些头部供应链公司都踩雷,如果在新形势下你没选对客户与供应商,或者没有对客商信用进行更科学的评估和动态的预警,选择盲目信任大企业、老客户甚至信任国企,你会发现一方面风险防不胜防、一个大客户暴雷后,你N年的利润都没了,国有资产怎能不流失;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大客户都不敢做了,那还有啥客户能合作,业绩怎么办?

三、被客户以“融资性贸易”要挟,却无以应对、任人宰割?

如果没有彻底解决融资性贸易风险、合规风险的问题,你会发现,客户容易翻旧账,用“融资性贸易”来要挟你,让你把以前赚他的钱都吐出来;客户还可以要挟你,说他就是没收到货,不给钱,你能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解决,集团还敢让你做业务吗,你的业绩怎么完成?一旦出事就容易给你扣个“渎职”的帽子,分分钟进去喝茶。(7月10-11日济南第五期供应链风控课带你此难题,报名19168536275)

四、一管就死(审批效率低下)与一放就乱(为了完成业绩太简单粗暴)怎么平衡?

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例如按风险等级进行分级管理的机制,那么集团一旦采取穿透式管理,你的业务效率会被大大地影响,什么业务都得提级审批,业务还怎么开展?但不审批的话,子公司原来很多粗放的业务做法会给集团带来巨大的隐患,而且一旦出事,要追责到上层!

怎样才能实现既要审批,又可以落实出事后谁的责任谁来背,做到尽职就免责,不波及无辜人员。尤其是独立核算的子公司,不用波及集团领导!一旦有可能波及上层领导,又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不砍掉你这个子公司就算好的了,严格管控那是给机会。

五、风控与业务部日常PK真的有意义?相互制衡真能更好发展?还是该防的风险没防住,该拿的业绩没拿到?

你的风控团队有没有这种问题:风控部门成员可能以前都不是干供应链业务的,经常被业务团队怒怼“你根本不懂业务”,所以风控团队内心深处总想着“少做(业务)少错、不做不错,反正业绩好跟我没关系,一旦出风险就一定是我背锅”。

同理,你的业务团队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总觉得“风控是你风控部门的事情,你审批的业务,出了事情肯定你负责呀”,甚至还有“即使我发现了风险,我也不会第一时间告诉公司,我相信客户会缓过来,再等等。”

如果你的团队有这些情况,那你必须非常重视,不要以为业务与风控之间相互制衡,你公司会发展得更好!你只会陷入到:本可以获得的风险收益与业绩没有拿到,本该避免的风险防不胜防,让你断送职业生涯。

理由很简单,因为,你的风控团队并没有办法真正防住风险,他要求的风控措施如果不符合行业惯例,一旦客户接受了,那大概率是奔着欺诈去的;你的业务团队也没有任何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因为没有风险的业务大家抢着做,凭什么好的业务都让咱抢到?

六、想做新品类试水?殊不知即使不出资,且上下游都是国企,也处处是坑。究竟怎么开拓新品类、完成业绩?

如果你想开拓新品类,完成今年的业绩,你会发现好像没几个好做的行业品类,好做的有一堆人在做,你能分到多少?够不够你完成业绩?

而且还有个问题,如果进入了不熟悉的品类,你想通过先嵌入到别人业务链条里试试水,了解一下这个品类,然后你为了控风险,不出资,下游百分百付给你你再付、零敞口,然后上下游都找国企,物流方也找国企。你是不是就觉得这套路可行,有新品类可做,业绩能做起来?

但其实骗子最喜欢这种国企,坑国企的往往也是国企!新品类怎么拓展,如果这个问题你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完成不了业绩好说,出事儿就完蛋。(7月10-11日济南第五期供应链风控课带你此难题,报名19168536275)

七、公司没人员编制、没资源投入的事实难以改变,但风险漏洞能堵一点算一点,关键是怎么查缺补漏?

你可能会想,集团给子公司的定位就是个销售公司、贸易公司,就是做流水用的,所以集团不会给我们配很多的人员编制,也不会有多少数字化的投入,所以不是我们不想做好,实在是任务重、支持少,所以我们很多员工都是身兼多职的,业务人员既接单也跟单,一条龙包办,风控人员尽调也是尽可能在家做,多给客户和业务团队提要求就行。

从道义上说,这也能理解,但是二十年的供应链风控从业经验告诉我们,你至少要知道这些年来大家常踩的坑、地雷在哪里,自己得多留些心眼。例如盖了公章合同就一定会生效?合同签了、付了款了,货权就一定是你的?客户签了收货单就表示他一定收到货了?日常盘库真的盘清楚过吗?员工不存在瞒报?传统领域的资深法务工作者真的能胜任供应链法务?......

如果前人的宝贵经验你不借鉴,不做事前-事中-事后全面体检、查缺补漏,你把业绩规模做得越大,你越睡不着觉!

总而言之,如果你没有解决好周期性风险、大客户信用风险、融资性贸易要挟风险三大风险问题,没有解决好管理的效率与安全平衡、全员风控与团队协同两大治理问题,没有打好新品类安全开拓与现有业务的全面体检两大品类,你想完成业绩并且不出风险,难!

所以,为了帮助大家解决以上阻碍业绩达成的7大风控难题,2025年7月10-11日济南,我们联合3位拥有20多年供应链业务与风控经验的实战老炮,在几百家央国企参加过的四期课程内容基础上,持续迭代升级,由此形成了第五期《解决阻碍业绩达成的7大风控难题》专题培训,旨在帮助大家建立“既防得住重大风险,又不影响业务效率”的风控体系。诚邀您与团体共同报名~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课程第一天上午,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代理多起供应链诉讼案例的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老师,将从法律风控层面,重点分享10+个真实典型案件帮助大家规避风险,包括了近期震惊业内的天津冻库爆雷案大剖析,从前人经验中带你凝练最易被大家忽略的风险漏洞。同时,她将从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以及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等维度,指导大家做好全面的合规与风控体检,包括融资性贸易有哪些风险以及如何规避、业务尽调&合同签订&货权管理上有哪些坑以及如何规避、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等。

课程第一天下午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在多家国企以及产业互联网平台担任战略顾问&执行总裁的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将从业务实操层面,给你重点分享供应链公司划定主责主业,拓展新品类与新模式的思路,同时学习国内外大型供应链集团风险管理经验、深度解析知名企业爆雷案例(如江苏德龙破产事件)等,从中带你总结避坑小技巧。同时,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宗商品价格模型,掌握选择逆周期品类的底层逻辑,规避周期风险。很多时候不是没有风险,是规模还不够大而已,规模越大,出风险概率越大,不是不暴雷、只是时候未到。

课程第二天,在多元化集团企业、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平台等名企拥有20多年风控从业经验的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将从管理决策层面,重点分享构建一个既能兼顾业务效率、支撑业绩达成,又能落实全员风控、夯实安全发展底线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新监管下集团型国企管控供应链子公司风险体系、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有效挽回坏账损失、关键岗位权责与绩效考核机制设定、动态信用风险监管落地等内容,同时给出大家一些实用型的工具模板。让大家摆脱业绩和安全之间的恶性拉扯,要么总是怕业绩达不成,要么出风险全公司寝食难安。

 课程重点内容 

一、如何调整风控策略,与战略匹配,既满足业务规模的要求,又满足其他高质量发展要求?

1、市场行情不好,业务规模仍要达到30%增长时,如何调整风控策略?集团考核如何兼顾风控、战略与业务?

2、当前时期因快速扩展业务而踩雷的大企业越来越多。需要跨行业开拓新业务新品类时,风险管理如何跟上?

3、行业竞争白热化,如何调整风控策略助力杀出重围?

二、大宗贸易毛利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调整风控策略、战略及模式,如何开发新品类/新模式等,应对周期风险?

1、煤炭、钢铁30年周期起伏中,供应链公司的发展演变与历史大案;如何穿越周期?大宗商品价格模型该如何建立?

2、近期江苏德龙破产事件的深度剖析:为何头部供应链公司也纷纷踩雷,各自原因是什么?

3、如何重新划定主责主业/选品,如何设计新模式和破局策略突破新业务?

4、学习国内外大型供应链集团风控经验:风险分类、组织与治理、标准化与实施反馈、数智化、文化建设、持续优化机制。

三、如何形成一个全员风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化被动为主动,应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1、市场瞬息万变,头痛医头不可持续,管理要如何创新,才能适应高速变化的市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如何架构?

2、新的监管环境与要求下,集团如何解决: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既不能停掉业务,又要高效管控?如何做好风险隔离?

3、业务与风控冲突,业务做还是不做,出了问题谁背?怎么实现全员风控?关键岗位权责、绩效考核如何设定?如何尽职免责?

四、如何做好全流程动态的客商信用风险管理,查缺补漏?

1、客户信用风险是如何产生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灵魂十问?

2、如何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分级授权授信不合理,好客户会变坏,坏客户会更坏。

3、如何制定权责与指标,推动团队执行“动态的信用监管”?权责指标不合理,随时都在埋雷。

4、商账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有效挽回坏账损失?法诉是最后退路,同一笔商账,不同时机、人员、方法,处理结果大相径庭。

5、如何有效地设计应急预案,而不是只有上报流程图?

五、如何做好全流程的业务风险管理,查缺补漏、尽职免责?

1、详解10+个真实典型诉讼案件,前人经验中有哪些漏洞容易被忽略(含天津冷库爆雷案例

2、如何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四大维度做全面的体检,查缺补漏?

3、融资性贸易有哪些风险,如何规避?如何规避客户以融资性贸易要挟的风险?

3、全面讲解业务事前业务导入(业务尽调、合同签订等)、事中运营细节(货权等)、事后管理的全流程风控难点/误区。

4、与传统贸易公司法务相比,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5、如何做好价格风险管理并建立价格模型、如何建立敏锐的预警体系、如何确保掌握货权、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等系列避坑实务。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国企供应链业务要合规增长,别盲目学厦门三大巨头,要先照镜子、再动好脑子、找对路子
下一篇:国企供应链业务要合规增长,别盲目学厦门三大巨头,要先照镜子、再动好脑子、找对路子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