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昔日辉煌的“鲁中钢铁航母”泰山钢铁申请破产!巨头接连倒下,深陷寒冬的钢铁行业如何破局?
近期,钢铁行业风云变幻,泰山钢铁破产等多起重大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担忧与思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产业变革交织的背景下,钢铁企业唯有加快转型步伐,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水平,才可能从容应对市场风浪。
2025年7月4日、7月5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2025)鲁0116破3号、4号破产案件。其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均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受理法院为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
2025年7月6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还公开了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等8家企业重整案债权申报指引。具体内容相关债权人可以登录网站查看具体详情。
昔日辉煌的“鲁中钢铁航母”走向破产
据万联网了解,始建于1969年的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简称“泰山钢铁”),位于济南市莱芜区,注册资本30亿元,拥有员工8000余人。作为一家以钢铁为主营业务、涵盖多领域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其主营四大系列产品,连续14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泰山钢铁在山东省钢铁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山东省重要的冷轧薄板生产基地、山东省“莱—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的重要支撑,还拥有国家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合规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2007年度)、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山东省不锈钢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及不锈钢产业链“链长”单位等多项荣誉,可谓曾经风光无限。
然而,公开信息显示,自2024年以来,泰山钢铁涉及13项被执行案件。进入2025年,仅6月就新增13起被执行记录,总执行金额巨大;其核心生产设备(如高炉、热轧线),已于2025年4月被法院查封,同时公司还面临多起票据追索权、破产撤销权诉讼。
泰山钢铁的票据信用也已彻底崩塌,其商票逾期余额从2024年12月的4.44亿元,飙升至2025年1月的11.72亿元,再到2025年4月末的27.27亿元,占承兑余额比例高达91.2%。
公司法定代表人邵书东多次被限制高消费,关联企业无锡泰钢也于2024年6月进入强制清算。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大多数因债务压力被动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泰山钢铁此番选择了“自我申报”破产。此举意味着其主动寻求通过破产审查,进入重整或清算程序。这种通过司法程序剥离不良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治理结构的“凤凰涅槃”式重生机制,是企业在资金链困境、债务重压或经营结构失衡下常见的主动“止损”手段。
泰山钢铁从区域龙头走向破产,是“行业周期 + 债务杠杆 + 治理缺陷”叠加的结果。近年来,钢铁市场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环保政策收紧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叠加,导致国内钢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即使如泰山钢铁这般拥有规模与品牌优势的行业巨头,也难以独善其身。
此次破产申请,是钢铁行业“深水区”危机加剧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它揭示了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其他钢铁企业敲响了经营预警的警钟。
未来,泰山钢铁是否能借助重整实现“涅槃重生”,我们拭目以待。
巨头接连倒下,钢铁行业何去何从?
泰山钢铁的遭遇是个案,也是深陷寒冬的钢铁行业缩影。
无独有偶,近期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韩国POSCO与江苏沙钢集团1995年合资成立)的股权转让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25年5月,该公司股权转让消息传出,南方某钢企巨头报价超20亿元表达收购意向,董事长也发布公开信回应了员工补偿等问题。
与此同时,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等28家公司进入破产重组程序,正在招募投资人。作为大债权人,象屿集团接手可能性极大。从象屿自身利益看,若不接手,在江苏德龙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现金回收有限;若重组成功而不主导经营,收益分配将处于劣势。唯有接手并主导才能保障自身利益。此外,外部迹象显示象屿有参与意向:象屿股份曾准备成为江苏德龙的共益债权人(虽后续信息因象屿集团非上市而难追踪),且有网传“象屿系”人员已任项目组领导。若接手,象屿将深入不锈钢产业链上下游,提升话语权并构建竞争护城河,如同其此前收购辽宁忠旺精制投资有限公司部分业务拓展版图一样。
这些案例为整个钢铁行业敲响警钟,凸显其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贸易壁垒成为中国钢铁出口的巨大阻碍。2024年,全球针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案创历史新高,超30国参与,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均在其中;中国热轧板卷出口价与美欧本土存在30%-40%价差,外国钢企借此利用关税壁垒围堵;美国钢铁协会甚至甩锅称中国钢铁威胁其能源转型供应链并导致工人失业率上升,进而加征碳税。
在国内,钢铁行业也面临供给强于需求的困境。 尽管2025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由亏转盈,部分钢企业绩增长,但行业总体效益仍处于近年偏低水平,销售利润率低于工业平均。3月以来钢铁供给较快增长打破市场动态平衡,价格持续下行,供大于求态势未改。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钢铁行业必须积极探索出路。一方面,企业应加速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钢材质量,研发特种钢满足高端制造需求;利用智能化优化生产流程,提效降本;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打造绿色钢铁企业,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要求,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提升竞争力。
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也需加强自律,合理控制生产节奏,避免盲目扩张产能,共同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政府也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为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助力中国钢铁在困境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钢铁通等,万联网综合
-End-
为助力国企供应链公司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安全发展底线,同时支撑业务高效高质量开展,2025年7月10-11日,我们将联合3位专家老师——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在济南举办第五期《供应链业务风控与合规实操课》,诚邀您与团队共同报名~
课上,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将从法律风控视角,重点分享10+个典型风险案件帮大家规避风险(包括本期直播提及的天津某冷库爆雷案,张老师会重点分享仓库盘点与规避此类事件的方法与技巧)。此外,张老师还将在课堂上分享供应链业务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中,容易被忽略但潜藏巨大风险的漏洞,货押、出口代理、代采代销等各类场景的实务细节,以及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4大维度指导大家做全面的合规与风险自查。
课上, 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将基于20多年在世界500强的任职经验,重点分享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兼顾业务效率、支撑业绩达成,又能落实全员风控、夯实安全发展底线的风险管理体系;集团型国企如何管控供应链子公司风险;如何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如何有效挽回坏账损失等内容。让大家摆脱业绩和安全之间的恶性拉扯,要么总是怕业绩达不成,要么出风险全公司寝食难安。
课上,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将重点分享供应链公司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和选品的思路,并结合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实践,给出国企在优化商业模式的落地建议。同时,黄老师将结合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多家头部供应链公司真正的踩雷原因,教你避免踩大雷。很多时候不是没有风险,是规模还不够大而已,规模越大,出风险概率越大,不是不暴雷、只是时候未到。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