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行业结算工具迭代浪潮下,如何用好供应链金融进行创新,实现合规支付?明晚8点锁定万联网视频号直播间

万联网 , donna , 2025-11-10 , 浏览:166

近期,汽车供应链领域正迎来一场支付结算工具的静默革命。随着《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2025年6月1日生效),政策明确要求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账期不得超过60天,且不得强制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这一规定直接推动了行业变革:近日某迪供应商圈内传出放弃自建电子债权凭证转而改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支付结算的消息。此外,广汽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多家车企也在集体承诺将账期压缩至60天内,逐步以现金、银行承兑汇票等标准化工具替代原有的电子债权凭证。


而此次调整的背后,是汽车供应链行业对“以支付工具转嫁成本”模式的反思。过去,核心企业通过自建电子债权凭证(如“某链、长某链”)延长账期至180天甚至更久,将融资压力转移至供应商,虽能节省百亿级融资成本,却加剧了供应链资金链风险。


而新政下,车企需直面短期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率压力:一方面,缩短账期可能增加资金周转负担;另一方面,转向承兑汇票虽能平衡账期合规性,但需重新构建金融工具适配性。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供应链生态重构。电子债权凭证因缺乏《票据法》保障,供应商常面临兑付不确定性、贴现成本高企等风险;而银行承兑汇票等工具更具法律刚性,有望提升中小供应商议价能力与合作意愿,进而增强产业链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供应链金融创新优化现金流?如何平衡财务诉求与供应链健康?已成为核心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与此同时,对于广大中小供应商来说,结算工具从“信单类”产品回归至法定票据,究竟是风险降低还是新的挑战?其议价能力、合作意愿将如何变化——这一切,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汽车产业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体系的稳定与韧性。


所以,为帮助大家找到新政之下的破局之道,2025年11月11日晚上8点,我们特邀了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毛强华】老师、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田江涛】律师,做客万联网视频号直播间与万联网执行主编兼编辑部总经理冯荦先生共话【汽车行业结算工具迭代潮:供应链金融合规与支付新局】,敬请期待!


-


直播时间:2025年11月11日 晚20:00-21:30(周二)


观看平台:万联网视频号


核心话题


1、汽车行业结算工具调整的政策驱动与行业信号

2、电子债权凭证 VS 法定票据,供应链支付工具的合规博弈

3、核心企业支付方式变革的财务影响与实操边界

4、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保障的政策红利与维权路径


感兴趣的朋友扫下图二维码可以预约哦~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无)
下一篇:国企贸易公司干煤炭贸易业务,会不会被说偏离主责主业?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