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实施!全国首部供应链管理服务国家标准出台,行业迈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新阶段
近日,经商务部批准并完成国家标准委备案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SB/T 11258-2025)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里程碑事件的达成,标志着我国供应链行业正式步入标准化、精细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此标准是我国首部聚焦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的最高等级标准,堪称行业发展的“指南针”。这份标准诞生不仅得到国家商务局、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更汇聚多方核心力量—— 由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深圳市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深圳越海全球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齐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友通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普路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骨干单位共同编制,经多轮严谨研讨打磨而成。
该标准的建立,首次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分类框架与权威的能力评估体系,有效解决了市场认知不统一、服务品质参差等痛点。
填补空白:国家层面标准建设的重大突破
作为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的最高标准,SB/T 11258-2025的出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供应链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供应链管理服务单列统计类别,2018年深圳发布首部供应链服务地方标准。而此次国家标准的发布,彻底填补了国家层面在该领域标准研究的空白。
供应链服务作为创新型商业组织模式,凭借其高效协同的数字化管理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正在重塑我国产业的组织方式、协同能力和商业模式。该标准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有力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先进性、根植性、韧性和安全性。
核心价值:三大亮点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
这份凝聚行业智慧的标准文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干货",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价值:
-
精准分类,构建科学体系
标准首次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等20项核心术语进行明确定义,并依据服务产品类型,将企业划分为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和综合型四大类别,为每类企业量身定制定义与评估指标,充分契合行业发展特点。
-
多维评估,设立行业标杆
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和"四流合一"的核心特点,标准构建了涵盖商流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及服务绩效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分将企业划分为5A、4A、3A三个等级,为企业自我评估和第三方专业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
匠心打造,凝聚先进实践
标准起草组经过深入调研和专项研究,将国内外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创新模式、增值服务延伸、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绿色低碳等先进实践融入标准内容,确保了标准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堪称行业"标杆范本"。
深远影响: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对企业:成长指南与价值提升
对企业而言,这份标准如同"成长指南",能够科学衡量企业在供应链服务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全面评估发展能力,有效助力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
-
对行业:监管效能与决策支撑
对行业而言,这是里程碑式的突破,推动行业实现"有标可依",为主管部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增强决策科学性和政策针对性提供全方位支撑,全面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助力企业更好理解标准内容,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将联合深圳市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工作,营造良好贯标氛围,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一国家标准的实施,必将为我国供应链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参考信息来源: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万联网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