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家钢贸商遭强制清算!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政策红利能否挽救破产潮?

万联网综合整理 , 毛莉 , 2025-09-27 , 浏览:497

无锡、宿迁多家钢贸商被同一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强制清算,折射出整个钢铁流通环节的深层困境。与此同时,工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一面是政策端的稳增长目标,一面是流通端的市场出清,钢贸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大考。

2025年9月2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信息显示,无锡、宿迁等地共10家钢贸商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强制清算。这些企业均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在500万至1080万元之间,且经营状态均已处于“吊销”状态,他们的共同命运勾勒出当前钢铁流通环节的深层困境。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登翼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登翼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孙芳登,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金属材料、建筑装潢材料(不含危险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正乾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正乾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詹惠金,注册资本为60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的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新东新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新东新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肖小梅,注册资本为1080万元,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筑本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筑本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彭跃林,注册资本为60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建筑装潢材料(不含危险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亿伟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亿伟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叶许云,注册资本为1080万元,一般经营项目:金属材料、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集福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集福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巫丽清,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建筑装潢材料(不含危险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美辉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美辉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巫美英,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的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运同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运同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张进扬,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金属制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宿迁市宿豫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宿迁泰润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宿迁泰润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孙兆榕,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钢材、金属材料、建材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福皖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福皖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周佛库,注册资本为90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建筑装潢材料(不含危险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无锡蓥硕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企业信息:无锡蓥硕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李铃,注册资本为1050万元,所属行业为批发业,一般经营范围:金属材料、金属制品等销售。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吊销。

与此同时,工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

一面是政策端的稳增长目标,一面是流通端的市场出清,钢贸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大考。

01、行业寒冬:钢贸商破产潮席卷多地

钢贸商作为连接钢铁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的重要桥梁,其经营状况直接反映了整个产业链的健康程度。上述被强制清算的10余家钢贸商成立时间均集中在2010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钢铁行业扩张的尾声阶段。

这些企业经历了中国钢铁行业从鼎盛到回落的整个周期,最终在2025年这个节点集体走向终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的经营状态均已处于“吊销”状态,这意味着它们在此之前已经停止了经营活动。

钢贸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旦“爆雷”往往牵涉巨额资金,动辄导致几千万甚至过亿元的资金风险行业困境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例如,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是导致用钢需求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基础设施投资下滑也极大影响了螺纹钢等建筑钢材的消费需求。

02、多重挤压:钢贸行业面临的生存压力

钢贸行业的困境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多重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求端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房地产用钢需求短期难以回升,传统建筑用材需求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需求贡献潜力降低。虽然汽车、造船等制造业需求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传统建材的减量。

供给端产能过剩是另一重压力。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存在。对于钢贸商而言,这意味着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甚至出现长期“倒挂”销售的情况。

融资环境收紧也使钢贸商雪上加霜。随着银行对钢贸行业信贷风险的警惕性提高,许多钢贸商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资金链紧张成为常态。

此外,政策监管趋严也在推动市场出清。此前,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五部委重拳整治“买单出口”,其中钢材出口成为重点监管对象。这种监管强化使得传统钢贸模式中存在的合规风险加大,灰色操作空间被极大压缩。

03、困境根源:供需失衡下的“内卷”之痛

当前钢铁行业正面临“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这种失衡导致行业近年来持续处于微利状态。

2024年,钢铁行业利润662.9亿元,同比减少42.6%,行业亏损面较大。虽然今年1-7月行业实现利润830.3亿元,但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

供需失衡的直接表现就是价格持续下跌。上半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93.75点,同比下降13.35%,其中6月末更是跌至89.51点

这种“内卷式”竞争不仅存在于钢铁行业内部,还沿着产业链传导。汽车企业“卷”价格,上游原料供应商倍感压力。去年以来,部分主机厂要求汽车板降价超10%,远超钢厂承受能力。

04、政策出击:五部门方案瞄准稳增长与优结构

面对行业困境,近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提出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钢铁行业及其贸易环节提供了明确政策指引,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目标: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该方案强调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激励并重。在供给端,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在需求端,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潜力。这种双向发力有望逐步改善市场供需失衡状况。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重点支持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造、数字化转型等。这些措施将为钢贸商提供一定的政策缓冲。

此外,方案特别强调“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旨在防止“内卷外化”导致的贸易摩擦加剧。这对钢贸商的出口业务将产生直接影响,要求其更加注重规范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产能压减成为行业主旋律。例如,《方案》明确提出“严禁新增产能”,并要求“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并确将修订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展望未来,随着上述《方案》落实,钢铁行业将加速分化重组,集中度有望提升。对于钢贸商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顺应政策导向、主动转型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05、生存之道:钢贸商的转型路径与机遇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钢贸商亟需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专业化转型是重要方向。传统的“搬砖式”贸易模式已难以为继,钢贸商需要深耕特定细分市场,建立专业优势。《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特别强调要“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特别是聚焦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所需高性能钢材,这为钢贸商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引。

服务延伸是另一条可行路径。钢贸商应从单纯的商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型,通过提供加工、配送、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和利润空间。《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培育供应链服务平台”,这正符合钢贸商转型服务型企业的方向。

产业链协同也至关重要。钢贸商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稳固的产业链合作关系。《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鼓励“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为钢贸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区域布局优化同样不可忽视。钢贸商可重点关注仍有增长潜力的区域市场,如《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的“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应用”,这些领域可能存在结构性机会。

06 小结

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在向流通环节深度蔓延。随着产能压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和环保约束的持续收紧,钢铁生产企业将更加注重与专业化、规模化、合规化的贸易商合作。

政策助力下,钢铁行业正在寻求新的平衡点。五部门方案中提及的 “分级分类管理” 思路,意味着优质钢企将获得更多发展资源,而低效产能将被迫退出。那些能够提供供应链一站式服务、具备深厚行业积淀和强大资金实力的钢贸商,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仍停留在传统“低买高卖”模式的贸易商,则很难在日益逼仄的市场缝隙中继续生存。

钢铁贸易行业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胜出者必定属于那些能够顺应趋势、主动变革的企业。

来源:信息参考/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企查查、今日钢铁等,万联网综合整理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综合整理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国企供应链公司注意:明知上游供货方没实际供货,还表示已自提货物,那就要承担买卖合同的付款责任!
下一篇:浙江审计“体检报告”出炉:5家企业存在违规开展禁止性贸易,6家企业违规开展走单、循环贸易……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