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萌芽到国家战略:中国供应链金融的跨越式成长史(1999~2025)

万联网 , 冯荦 , 2025-10-06 , 浏览:349

万联导读:每一个行业的崛起与蜕变,都伴随着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成长之路,同样如此。它从最初的局部探索,逐步发展为支撑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而万联网作为深度参与者与推动者,始终与之并肩同行,见证并助力着行业的每一次跨越。

萌芽探索:金融机构引领,外包模式兴起(1999-2008)

20 世纪90年代末,中国市场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正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1999年的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迎来了供应链金融的 第一缕曙光”——银行推出货押业务,这一创新举措正式开启了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探索之旅。彼时,金融机构凭借其资金优势和风控能力,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初期的核心推动者,这段时期的业务形态,也多以大家熟知的贸易融资和物流金融为主,通过对货物的监管实现风险控制,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支持。

随着货押业务的逐步推广,市场对供应链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深圳作为供应链创新的沃土,一大批供应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敏锐地捕捉到企业在非核心业务上的痛点,非核心业务外包” 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企业将采购、物流、仓储等非核心环节交由专业供应链公司打理,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为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金融服务能够更精准地嵌入供应链各环节。

就在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市场化的关键节点,2008年,万联网” 在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应运而生。诞生之初,万联网便深知产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依托团队在产业、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积累的丰富资源,开始积极探索打通政 产 学 研 媒 金 ” 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从搭建行业信息交流渠道,到链接产业上下游资源,万联网以服务行业发展为初心,为后续成为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线上转型与理论奠基:行业步入新赛道(2009-2012)

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供应链金融也迎来了线上化转型的重要契机。2009年,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始逐步搬到线上,这一转变不仅大幅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更打破了时空限制,让金融服务能够更快速地触达更多企业。线上化使得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更加透明、可追溯,为后续风险控制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年,行业发展迎来另一重要里程碑——普及性经典著作《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正式出版发行。在此之前,中国供应链金融虽已有实践探索,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与梳理,行业发展多依赖经验积累。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银行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为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填补了行业理论空白,推动供应链金融从 实践驱动” 向 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 转变,助力行业朝着更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2009年至2012年期间,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风险也逐渐暴露,各类风险事件频发,如虚假贸易、货物重复质押等问题,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银行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角色,逐渐从 台前” 的直接推动者转向 幕后” 的资金提供者与风险把控者。与此同时,核心企业凭借其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和对上下游企业的了解,开始走到 台前,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核心。

核心企业通过设立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服务平台,开展体系内自金融业务,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更贴合其需求的融资服务。这一转变标志着供应链金融进入自金融探索期,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让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后续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万联网密切关注行业动态,通过收集整理行业风险案例、分析核心企业自金融模式特点,为行业提供及时的信息参考,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推动自金融模式的健康发展。

创新引领与生态构建:万联网开启品牌征程,理论实践双丰收(2014-2017)

在核心企业主导的自金融模式逐步成熟,金融科技开始崭露头角的时代背景下,2014年,万联网在深圳成功组织召开首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这一论坛的举办,不仅为行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汇聚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科技公司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方向与发展机遇,更标志着万联网正式开启品牌论坛之路。

此后,无论行业环境如何变化,万联网始终坚守初心,持之以恒地举办这一品牌论坛,即便在2020-2022年三年疫情期间,线下活动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万联网依旧克服重重阻碍,坚持线下召开论坛,为行业传递信心,促进各方交流合作。除了论坛之外,万联网还定期发布行业生态图谱、白皮书以及调研报告,全面梳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挖掘存在问题,为政府决策、企业战略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成为行业发展的 风向标” 与 智囊团

2015中国供应链金融理论发展再添重磅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所著的《供应链金融》正式出版,并在当年的万联网供应链金融论坛上隆重发布。该书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构建了更完善的理论体系。此后,宋华教授持续深耕供应链金融领域,陆续出版了数本供应链金融专著,不断丰富和完善供应链金融理论,夯实了行业理论之基,同时紧密结合实践案例,打通了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让理论真正服务于实践,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始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平台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强势崛起。信单类产品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依托技术实现了应收账款的数字化、标准化流转,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确权难、融资难的问题,开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万联网敏锐地察觉到金融科技带来的变革机遇,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通过论坛专题讨论、案例分享等形式,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经验,助力第三方平台与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对接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迎来历史性时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84 )》文件。这份文件的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首次明确提出 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金融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政策信号不仅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也为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后,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万联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组织政策解读会、专题研讨会,帮助行业企业准确理解政策内涵,把握政策机遇,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规范发展与纲领指引:行业迈向高质量阶段(2020-2025)

随着供应链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行业对规范化发展的需求也愈发迫切。2020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226号文)。该文件针对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强调要推动供应链金融场景化和生态化发展,构建 主体信用 物的信用 数据信用” 的一体化风控系统。

226号文的发布,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划定了 红线” 与 底线,同时也指明了创新方向,被业内广泛认为是 供应链金融发展史上的纲领性文件它推动供应链金融从 高速增长” 向 高质量发展” 转变,引导行业主体更加注重风险防控、信息共享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万联网第一时间对226号文进行深度解读,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行业企业深入理解文件精神,调整业务策略,适应行业规范化发展要求。

时间来到20254月,在供应链金融不断规范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77号文)这份通知在总结前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合作,发展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订单融资、仓单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满足中小企业不同场景下的融资需求。同时,通知明确了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规范管理的基本框架,推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跨平台流转与互认,提高应收账款融资效率,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这份通知的出台,为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发展再次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定位。万联网积极响应通知要求,加强与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的合作,搭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流转平台,推动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助力中小企业更便捷地获得融资服务,为行业规范发展贡献力量。

回望征程:二十余载跨越,初心始终不改

1999年深圳货押业务开启探索之路,到2025年六部门通知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供应链金融已历经二十余载风雨征程。这二十多年来,行业实现了从局部试点到国家战略的跨越式提升,从金融机构单一主导到生态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转变,从依赖主体信用到融合物的信用、数据信用的风控模式创新。每一次迭代升级,都紧密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万联网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既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记录着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变迁;也是积极的参与者,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开展专业咨询,助力行业主体协同发展;更是坚定的推动者,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推动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共谱辉煌新篇章

展望未来,中国供应链金融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持续释放,供应链金融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万联网将始终坚守服务中小企业、助力实体经济” 的初心,与生态合作伙伴一道,继续深耕供应链金融领域。一方面,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构建更高效、更安全的风控体系;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 政 产 学 研 媒 金 ” 协同生态,加强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科研院校等各方的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多元化、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融资服务。

在未来的道路上,万联网将与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继续携手前行,砥砺奋进,不断突破创新,书写行业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为中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万联网  作者:冯荦(万联网执行主编兼编辑部总经理)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翁杰明演讲,信息量极大:远离 “产能陷阱” 与 “账款纠纷”:政府转型过程中的国企避险指南
下一篇:营收压力下的生死抉择:是刷单冲量蹲号子,还是合规安全做收入,国企供应链董事长,你该心里有点数!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