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67.6亿元!国联股份2024年前3季度通过“净额法”自砍三成营收背后的行业灵魂拷问:做大流水还是真实服务?
一、收入确认问题
1、判断依据国联股份主营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务产品涉及涂料化工、卫生用品等多类产品。公司依据《监管规则适用指引 - 会计类第1号》等规定,结合业务模式判断收入确认方法。对于无物理空间移动(货权转移,无实物流转)交易,因可能未真正承担存货风险,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对于有物理空间移动(有实物流转)交易,在满足承担主要责任、存货风险及自主定价等条件下,原本按总额法确认收入,但部分因物流单据问题改用净额法确认。2、与过往差异2024年基于相关通知及特定风险事件,公司新增多维度客户、供应商评价体系,加强业务管理。与2020 - 2023年相比,收入确认方式存在差异,主要是核查标准更严格全面。经排查,以往年度收入确认方法无不一致或错误未更正情形。
3、前三季度调整原因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更正,是公司基于更审慎会计处理态度,完善交易业务客户、供应商评价,加强业务管理。前三季度营收差异比例分别为-16.21%、-10.23%和-15.91%,全年营收总额为535.85亿元。调整涉及皮棉、钛精矿等多种商品品类,149家客户,共计67.6亿元。公司已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修正的核心在于将部分交易从总额法确认改为净额法——前者按全交易额计入营收,后者仅将平台服务费计为收入。
国联股份解释称,此次调整基于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业务实质及新增客户供应商评价体系,对缺乏充分控制权证据的交易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2024年公司网上商品交易业务占比达99.65%,涉及涂料化工、玻璃、粮油等多品类。
对比2020-2023年,国联股份强调收入确认原则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但2024年新增高风险客商穿透核查等强化措施。审计机构认为调整符合会计准则,未发现循环贸易等商业实质问题。此外,公司高管薪酬与归母净利润挂钩,与收入金额无关,2024年主要子公司均达成业绩目标。国联股份表示,此次更正源于主动加强风险管理,非内控缺陷所致,未来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合规培训等措施提升财务质量。年审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认为前期强调事项已消除。
4、整改手段
公司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增强合规意识、新增风险识别特征及手段、加强会计准则学习和理解以及调整优化业务策略和结构等手段,加强客商评级与业务管理。经排查,2024年度不存在仅保存客户签收单、缺乏有效证明商品控制权单据却以总额法确认收入的交易。
二、内部控制问题
1、内控要求公司制定《收入核算管理办法》,规定网上商品交易业务在取得客户签收单时确认收入,并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商品控制权。2、变化调整与以往年度相比,内部控制设计新增多维度客户、供应商评价体系,强调结合所有相关事实判断商品控制权;运行方面,新增风险识别特征对应客商交易金额标注为净额等内容,核查标准更严格全面。
3、绩效考核与薪酬上市公司及主要子公司现阶段主要考核归母净利润,本年度主要子公司均达成年度绩效目标。高管薪酬与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挂钩,与收入实现金额无关。
4、错误原因与完善措施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确认方式调整,是公司基于审慎原则采取更严格标准,非内部控制缺陷导致。公司将通过健全制度框架、开展合规培训等措施,提升业务运营规范性和财务报告可靠性。
会计师认为,公司回复与核查情况一致,2024年相关交易采取总净额法确认原则和内部控制流程未发生实质性重大变化,相关交易具备商业实质,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发现相关问题。
三、商业模式遭遇灵魂拷问
国联在回复函中坦承:其主营的工业品B2B交易平台长期存在控制权认定模糊地带。尤其“货权转移无实物流转”类交易(占调整大头),虽持有瞬间交割单,但商品控制权实质薄弱。更关键的是,部分“有实物流”业务也因物流单据缺失,无法证明其主导货物交付的能力。
根据公告披露,为自证合规,国联祭出多重“风控大刀”:
1)建立客户/供应商多维评级体系
2)通过工商信息、 其他核查手段等穿透核查同一交易的上下游客商是否存在疑似关联关系(法人名字相近、注册地址邻近都纳入风险特征)
3)核查客商中同行业互联网公司,标记高风险互联网贸易商
4)引入第三方核查工具识别可疑名单
5)2025年3月某集团风险揭示后,对该暴雷集团关联客商全盘清查
6)经营层链主负责制逐单复核
7)高风险品类集中监控
同时,国联股份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合规管理机制及优化风险管控流程等系统性举措,持续提升业务运营的规范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1)健全制度框架,修订业务流程管控标准;
2)开展全员合规培训,深化风险防 范意识;
3)构建动态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开发智能化核查工具;
4)推进业务架 构战略性重组,实现业财深度融合;
5)组织专项会计准则研修,提升财务团队专业判断能力。
国联股份表示,以上这些措施将有效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进而推动公司治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提升。
事实上,国联股份的案例绝非孤例,其在公告中也透露,2024年超讯通信、和科达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因同样问题进行收入调整,本质直击B2B平台的核心矛盾:
做大流水还是真实服务?
当平台既参与定价又掌控物流时,按总额法确认收入可快速做大规模;但若实际仅为中介角色,巨额流水实为“虚假繁荣”。
国联股份在回复中披露,按照2024您的相关核查措施对应明细,揭示严峻现实:穿透核查发现,国联股份2020-2023年涉及修正的客户交易规模从2020年3亿元升至2023年92.7亿元。这也暗示了行业性收入确认偏差可能早有端倪。
四、风暴眼中的警示
痛砍收入背后,根据国联股份公告披露,公司正在调整和优化业务策略和结构:-
战略转向:由“业务规模优先”向“业务质量优先”转变,由订单驱动为主向订单驱动、供应链驱动和技术驱动齐头并进、综合发展;各多多平台积极实施“精简品类、集中力量、深挖主业”举措。
-
仓网基建:大力建设中心仓、前置仓、云仓等仓网布局,积极构建多式联运、专干线运力筹划等智慧物流体系,深入拓展采销一体化的云工厂数量,以此进一步加强控货能力、履约能力和竞争壁垒建设
-
考核重构:高管薪酬挂钩归母净利润而非收入,同时实施“内创业家机制”,各多多CEO及创业伙伴均持有子公司不等比例的创始股权
-
构建新的盈利增长点:通过数转智改,在切实提升企业和产业运转效率,增强平台合作粘性和 竞争壁垒的同时,以产业数字化为抓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布局推进跨境电商业 务,打造第三增长曲线。
壮士断腕的修正实则是自救。某券商分析师指出,“当监管穿透式核查成为常态,靠模糊地带撑起的GMV神话终将破灭。”
国联股份此次这场涉及67亿的业绩修正,也给行业敲响三重警钟:
-
政策铁腕:四部委联合发文标志会计监管进入“毫米波”时代
-
技术倒逼:工商信息穿透、智能风控工具让关联交易无处遁形
-
资本觉醒:投资人开始用“业务实质”标尺丈量平台价值
正如国联在公告中反复强调的“做深做优”,当流水泡沫被刺破,产业互联网的竞争终将回归价值创造的本质。而那些仍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平台,或许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营收里,有多少是真实的平台价值,又有多少是流转的幻影?
在前几期几百家央国企、上市公司高管参加过的风控专题课上,我们重点讲解了阻碍供应链企业业绩高质量达成的7大风控难题,如风控战略、周期问题、被民企以融资性贸易要挟问题、审批效率问题、业务与风控部门协同问题、分子公司管理问题、运营关键漏洞问题等。
为帮助大家更好将全流程、全员的风控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我们联合2位拥有20多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的专家老炮,将于2025年8月14-15日在深圳举办第一期《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专题培训》,从操作细则、工作指引的视角,为大家讲解供应链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控工作方法与规范,让所有与风控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实现以下多个目标:
1、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学习/升级的风控工作方式方法——不再为没时间、没经验、没人梳理而发愁;
2、以精细化运营,切实防控原来粗放运营下潜藏的巨大风险——若出现大风险,全员就地免职并不少见,甚至还涉及刑事;
3、以明晰的规制,确保尽职就可以免责——尽职免责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文化;
4、以可靠的标准,提高审批效率,确保该拿下的业绩拿下——解决大部分业务与风控矛盾,不再困扰于吵架内耗中;
这堂课非常适合实务人员来学习听课,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同时这堂课也将汇聚数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国资国企,也是一场非常不错的业务交流会,欢迎大家组团报名学习,交流拓展业务。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万联网2025年Q3公开课排期计划:
序号 |
课程主题 |
时间 |
地点 |
1 |
第五期国企供应链风控实操课 |
7月10-11日 |
济南 |
2 |
第二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发展与合规增收实操课 |
7月24-25日 |
郑州 |
3 |
第一期供应链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
8月14-15日 |
深圳 |
4 |
第一期冻品行业供应链业务实操课程 |
8月28-29日 | 上海 |
5 | 第六期国企供应链风控实操课 |
9月11-12日 |
武汉 |
6 | 第六期煤炭供应链业务实操课 |
9月25-26日 |
武汉 |
更多排期找万联网李老师191685362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