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宋华教授深入冠县调研,点赞“冠之链”模式,共话供应链金融新未来!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5-21 , 浏览:113

冠县 “冠之链”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 “1234N” 整县域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成果,其创新做法已被纳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行业高管培训案例。宋华教授在调研座谈会中深入浅出的解析了供应链金融的新趋势与模式,并提出了前瞻性建议,为冠县金融模式创新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期间,宋华教授一行还实地调研了冠县钢板、灵芝、肉羊等地方特色产业,进一步深入了解平台与产业的融合情况。

2025年5月15日至16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华团队一行前往冠调研冠县“1234N”整县域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冠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并受邀举办“供应链金融创新助力产业新质发展”专题讲座。

据冠县金融在线报道,冠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县委书记张学宏、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辉等多位县领导出席座谈交流及讲座,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驻聊驻冠金融机构以及50家重点企业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等共计160余人到场聆听。

宋华教授长期致力于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特别是供应链双边关系及供应链柔性研究,为全国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指导。讲座中,宋教授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 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为冠县创新金融模式、打造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期间,宋华教授团队一行还对冠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涵盖钢板、灵芝、肉羊等产业。冠县 “冠之链”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创新实践成果已被纳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行业高管培训案例。该平台以 “1234N” 整县域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为核心,旨在为地方产业提供高效金融支持,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此外,作为 “冠之链” 平台承建方的高达软件也出席了座谈会。高达软件总经理胡斌、副总经理胡合鑫以及子公司大连高德总经理尹大民发表重要发言,与在场人员共同探讨平台发展与产业金融融合之路。

“冠之链”模式:国企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标杆范例

在鲁西大地上,冠县曾以"中国轴承之乡"闻名遐迩,其轴承产业覆盖全型号产品的市场繁荣见证着昔日的辉煌。然而2012年前后,县域金融生态逐渐失衡:投资公司无序扩张,民间借贷几乎全民参与。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涉身高利贷的漩涡,或直接借款,或为他人借款担保。至2014 年,据相关报道,冠县约有半数企业与高利贷生意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这种畸形的金融生态,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也给冠县的经济发展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彼时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冠县某领导曾坦言「产品低端,被大型轴承企业挤兑,生存困难」,更揭示出企业因银行贷款流程繁琐被迫转向民间融资的困境。当地企业间复杂的互保网络更形成系统性风险,加剧了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

为破解这一困局,解决当地中小微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提升金融精准支持产业链供应链能力,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化、生态化、线上化和数字化,打造冠县供应链智慧金融生态圈,冠县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研发了全国首个县区级数字化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冠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2024年2月29日,“冠之链”平台的正式上线并试运行,同年7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冠县迎来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纪元。该平台由冠县财政局牵头发起,冠州国际陆港集团负责建设运营,采用“政府主导、国企运营”的创新模式,将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延伸至产业链末端,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平台架构体现系统化设计思维,由智慧云仓、物联网中台、云监管和供应链金融四大子平台构成。门户集成融资管理、仓储管理等八大功能模块,支持企业、银行、监管、担保四方线上协同,全面覆盖动产融资、仓单融资等业务场景。其创新价值在于:通过数据互联实现货物确权、价格盯市等五大核心功能,构建产业链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机制。

冠县作为"轴承之乡"和中国钢板加工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拥有超过50家上下游企业。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饱受“融资难、融资贵”之苦。传统融资模式下,当地供应商往往依赖民间借贷或高息“托盘”融资维持现金流,年化成本普遍超过10%。“冠之链”平台的出现,为这一困境带来了转机。

相较于传统代采模式,县域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甚至可降低一半以上;这一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提高了融资效率,为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多维成效印证了价值,"冠之链"平台以金融科技重构信用体系: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信用画像系统,突破传统互保桎梏;创新了动产融资、预付款融资、仓单融资等多种供应链金融产品,改变了传统融资模式中以不动产抵押为主的局限,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场内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优化了物流流程,同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潜在的风险成本等运营成本。

平台更整合了辖内外金融资源,吸引了多家金融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截至目前,“冠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已注册企业140家,累计有117家企业通过平台提报92亿元融资需求(含60亿元预付款融资需求);已合作7家银行,平台创新应用了动产融资、预付款融资产品,莱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润昌农商行、齐鲁银行、日照银行通过平台已实现5.5亿元贷款投放,还有2家银行在总行准入过程中;莱商银行、日照银行已落地预付款融资5960万元。

“冠之链”平台"这种政府搭台、国企唱戏"的模式创新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良性健康、蓬勃向上发展还为地方国企供应链服务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展望未来,“冠之链”平台将继续深化建设,加快推动更多银行加入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拓展服务范围,适时推动棉花、大蒜等供应链融资业务,重点推动预付款融资业务扩面增量,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合作共赢。通过整合更多产业链资源,平台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正如宋华教授所言,冠县县委、县政府着力营造“政、银、企”共赢发展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科技以及金融的融合发展,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努力打造县域供应链金融发展样板区,将为山东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县域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可行性经验!

“冠之链”平台这种将数字技术深度植入产业治理的创新实践,正书写着新时代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篇章。

来源:万联网

当前,不少金控类集团、资本投资类的拥有资金优势的企业或者产业基金,都面临棘手的发展难题,没法找到好的资产、没有差异化的竞争力,都想扎进产业里面,但苦于不懂如何切入并逐步深耕。而产投类、城投类、实业类、商贸物流类的国企供应链公司,都希望用好资金优势,但又不愿再以传统的、粗放的垫资模式去做业务,而是转而探索更安全、更有竞争优势但更难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所以,为助力企业找到“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正确发展路径,获取新增长,2025年6月26-27日,万联网计划在南京或杭州举办《数字化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高级研修课》,特别邀请知名商学院教授、国办84号供应链创新新政参与制定者【宋教授】坐镇授课。

他将结合近20个数字供应链及产融结合的真实企业案例,包括:冠县冠之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厦门象屿、华能智链、国网物资、新希望集团、中粮金科、伊利、华西集采、宏伟供应链等企业案例,带你学习用好“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来服务本地区主流(特色)产业,并掌握转型发展的进阶路径,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获取新增长。

欢迎各大央国企、行业龙头、供应链公司、产业互联网平台、科技服务商、物流仓储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等企业领导,组织团队到场学习,还能拓展业务合作机会。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5吨煤炭瞬间蒸发?一钢厂质检员伙同供应商,对焦炭&煤炭的含水量指标动手脚,致企业损失数千万
下一篇:沪深交易所出台“3号指引”,贸易业务将被重点审查,城投类国企如何规范开展贸易业务?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