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财务造假、两度重罚!昔日港口明星股锦州港已退市,行业虚假贸易毒瘤亟待根除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8-01 , 浏览:62

七年造假、两度重罚、一朝摘牌,中国港口业首例重大违法退市案,为全行业敲响合规经营的警钟。

2025年7月25日,曾经作为东北亚重要枢纽港之一的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退市锦港”,600190.SH)正式被上交所摘牌,黯然退市,成为中国港口行业首家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企业(“港口退市第一股”)。

这家成立于1993年拥有近三十年历史、肩负区域经济发展重任的老牌港口,最终因长达七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轰然倒塌。

01、七年造假,两度重罚

锦州港的退市之路早有预兆。2025年6月20日,上交所对锦州港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于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2025年7月22日,锦州港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7月25日终止上市并摘牌。

这场崩塌源于连续七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根据监管调查,2018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间,锦州港通过多种手段虚增利润近3亿元。

证监会调查发现,2018年至2021年间,锦州港累计虚增营收86.24亿元虚增利润约1.79亿元。而2022年至2024年间,造假仍在继续,辽宁证监局查实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锦州港的处罚创下行业纪录。2024年10月31日,证监会开出2300万元罚单,其中公司被罚800万元,对公司的6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合计处以1500万元罚款;对违法行为恶劣、违法情节较为严重的时任董事长徐健、总经理刘辉2人分别处以4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2025年5月29日,辽宁证监局再罚3860万元,其中锦州港被罚2000万元,对公司的11名高管给予警告,合计处以1860万元罚款;对时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李挺罚款65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两次处罚累计罚款超6000万元,锦州港因财务造假创下了成为中国港口业史上最大罚单。


02、 “无中生有”的贸易游戏

根据中国证监会及上交所详实的调查和处罚决定,锦州港财务造假的核心手段正是其精心编织的“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网络。

调查显示,锦州港为做大收入和利润、满足银行贷款需求,与大连和境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银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宁波朗逸能源有限公司、宁波百荣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岳城川聚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盛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舟山丰聚益尚能源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了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

这些贸易的操作手法高度一致:大宗商品(主要是煤炭、粮食、化工品)在关联方之间“空转”,货物往往没有真实流转,甚至仅停留在纸面交易。

监管文件详细揭露了锦州港的造假规模:2018年虚增营收21.20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5.81%);2019年达39.4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6.13%);2020年为24.8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6.47%);2021年仍有7511.4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56%)。这些虚假交易被堂而皇之地计入公司营业收入,成为业绩增长的“空中楼阁”。

锦州港的违法行为不止于此。监管机构还发现,2022年至2024年期间,锦州港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分别虚增利润3610.45万元、6808.78万元和1537.75万元,导致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7年间里,锦州港虚增利润近3亿元。

03、 行业积弊与监管漏洞

锦州港事件并非孤例,它尖锐地戳中了港口及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痛点:

同质化竞争与业绩压力成为造假诱因。环渤海区域港口竞争激烈,在吞吐量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通过做大贸易流水“刷”营收规模,成为部分企业铤而走险的“捷径”。

业务特性也为造假提供了便利大宗商品贸易金额巨大、交易链条复杂,港口企业利用自身物流节点优势和客户资源,更容易介入甚至主导贸易链条。这些特点使得虚构贸易背景、构造关联交易具有较大操作空间。

监管与审计的穿透难度同样不容忽视。核实大宗商品贸易的真实性、货权转移的实质、最终销售的去向,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和核查手段。传统审计程序往往难以识别精心设计的关联方闭环交易。

上交所在纪律处分决定书中指出,锦州港时任董事长徐健曾辩称“规则及公司章程没有赋予董事长全面负责公司业务的权利”,但监管机构明确指出:“作为董事长,其身份、职责都不同于一般董事,应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决策和监督”。


04、崩塌之后,余波震荡

随着锦州港的退市,其真实的财务状况触目惊心。2024年年报显示,锦州港巨亏65.67亿元,同比减少65.81亿元。对于利润的减少,该公司称主要是本期贸易业务应收账款、预付款项逾期,计提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及确认预计负债所致。

截至2024年底,锦州港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74.32亿元,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0.80亿元,已资不抵债。货币资金结存余额仅1.28亿元,而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及供应链金融业务流动负债余额合计高达58.40亿元。

万联网注意到,由于经营业绩等方面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锦州港2024年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凸显问题的严重性。

2025年第一季度,锦州港的财务情况进一步恶化,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73.02亿元,部分银行账户已被冻结

另外,法律追责浪潮也同步掀起:2024年10月,锦州市公安局对刘辉、李挺、鲍晨钦、曹成、徐健等高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5年7月10日,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代理的锦州港/(600190/900952)虚假陈述引发的投资者索赔案再次获得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目前正在等待法院的开庭安排,同步还在继续推进后续案件的立案工作,还在继续接受其他投资者的索赔委托。

05、行业冲击与洗牌信号

锦州港的强制退市在港口航运及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引发强烈震荡。

监管风暴已然升级2025年以来,已有9家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退市,体现“零容忍”监管态度。证监会明确表示将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贸易业务真实性的审查,港口、物流及大宗商品贸易类上市公司将首当其冲。

市场信任危机蔓延投资者对港口板块,尤其是贸易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财报真实性产生深度疑虑。行业分析师观察到,近期港口板块部分个股已出现资金流出迹象。

行业洗牌或将加速。锦州港的陨落宣告了依靠财务造假维持虚假繁荣的末路。未来港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回归到真实的吞吐量增长、运营效率提升和服务创新上。资源可能加速向运营规范、具备真实竞争优势的头部港口集中。

锦州港退市事件教训深刻,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多重启示:

1、企业必须重塑经营理念彻底摒弃通过“财务技巧”粉饰业绩的侥幸心理,夯实主业、提升真实盈利能力是唯一出路。需建立严格的贸易业务内控体系,确保每笔交易商业实质清晰、风险可控。

2、中介机构亟待提升履职能力审计机构需加强对复杂贸易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核查手段,特别是对关联交易、新客户及大额交易的背景穿透,切实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

3、监管体系需要持续完善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对财务造假行为坚持“零容忍”,形成强有力的执法震慑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证监会已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强化投资者保护和民事赔偿机制。

4、投资者或企业亦需提升风险意识对贸易业务占比畸高、毛利率异常、客户供应商集中度异常或频繁变更的公司保持警惕,关注现金流与利润的匹配性。

近年来,国资委对于国企开展供应链业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原因是前两年不少国企供应链公司因追求营收规模、提升融资能力等盲目开展“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频频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另一方面,国企供应链公司确实因人员编制有限,十几个人团队却顶着十几亿元的营收业绩指标,即便不想出风险、不想让国有资产流失,但在业务执行交付过程中,很难真正在细节处落实风控工作。很多底下操作人员,根本都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机做什么动作指令,才能尽可能规避风险......比如事前的客户准入、业务尽调——事中的运营交付、风险跟踪——事后的催款处理、坏账管理等每一环节的风控工作,都得落到细节处才行。

所以,为帮助各地方供应链公司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风控工作的方式方法,在业务开展的全流程中做好风险控制,2025年8月14-15日,我们联合了2位拥有20多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的专家老炮,在深圳将举办首期《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本次课程将从操作细则的视角,为大家讲解供应链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控工作方法与规范,内容包括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技巧、循环贸易风险防范技巧、服务商准入技巧、业务尽调技巧、合同签署技巧、盘库技巧、价格波动防范技巧、催款/逾期处理技巧等,让所有与风控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能够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日常风控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制定出明晰的规制和可靠的标准,以此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切实防控原来粗放运营下潜藏的巨大风险,确保该拿下的业绩拿下、该免责的可以免责。

课程会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个场景出发,把里面的每个风控要点都拆解开来,让大家能够明晰在每个工作场景中,业务、风控、法务、财务、运营等岗位人员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操作,真正把风险从事后灭火变成事前掐灭,那就能让国企供应链公司更加放心地开展业务了,也不怕真的出风险,因为这些做到了,即使出风险也能尽力免责......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为啥地方国企干大宗贸易老赊销?不然现货现款的业务凭啥让你做,不就图你能垫资、能扛账期!所以这中间,能控住货很关键
下一篇:智领冷链,首启新章——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项目(一期)开园暨招商推介会隆重举行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