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死磕运费了!地方交投/港投/水投等国有物流集团,年营收从几亿到几十亿的秘诀:物流+贸易+加工

万联网 , donna , 2025-07-21 , 浏览:101

这两年干物流运输的国企集团,也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啊。

油价涨、人工贵,客户还天天压价,每吨运费砍5块,仓储费每平米降2毛,辛辛苦苦干一年,利润薄得像张纸。

但我们最近跑了几家做得还不错的物流型国企集团,才发现是咱们路子走窄了——物流的腿,得和贸易的嘴、加工的手绑在一起,才能跑出高利润。

说人话就是,用你们已经捏在手里的物流话语权,去切贸易、切加工等环节,把一票运费变成“贸易差价+加工费+物流费”的三重收入,这样既合规、又能低风险做大营收,还新增不少利润点,一举多得。

但也有不少朋友说,你说的倒是轻巧了,关键是怎么干啊!那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透这件事,用案例给大家讲讲那些闷声发大财的调整方法。

一、物流国企集团:别只当货物的搬运工,要做资源掮客

像咱们物流型国企集团,如各地方的商贸物流、交投、港投、水投、铁投等,一般手里都握着港口、码头、车队、仓库园区、铁路等优势资源,开展物流服务,肯定是不在话下的。

但除此之外,咱们还有一大优势是没用好!是啥呢?

那就是咱们天天和上下游打交道,谁家缺啥、谁家有啥,门儿清。比如给汽车厂运零件的,知道哪个配件厂的螺丝销量最佳;给食品厂运面粉的,清楚哪家小麦供应商的货最稳。这些信息,其实就是咱们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来赚钱的基础。

举个例子,云南某投集团的破局路:他们原本是给基建项目运钢材的,车队每月跑30趟,每吨赚40块运费,一年营收1200万,利润才36万。后来集团老总一拍桌子说:既然我们天天都在拉钢材,不如帮施工方集中采购,把贸易的钱也一并挣了。于是,他们统计了全省80家建筑公司的需求,统一向钢厂订货,每吨比施工方自己采购便宜200块。然后物流服务照样干,运费照收,“物流+贸易”这样下来一算,发现还能赚每吨50块的采购服务费。

更绝的是,他们发现这些建筑公司除了钢材,还需要水泥、砂石这些辅料。于是他们又对接了几家建材厂,搞工程物资包——把钢材、水泥、砂石打包成“基建原料套餐”,施工方要货时,物流车队直接送上门。现在一年营收也能干到1.2亿,利润总额也有1800万,是以前的50倍。更关键的是客户粘性更高了——以前只是运输关系,现在是生意伙伴,施工方想换物流商,都得先掂量掂量采购成本会不会涨。

所以说,别小看这些信息差,也是能给公司带来一笔不小的利润,当然这中间也要注意合规。案例中的云南某投还专门强化了风控团队,每笔采购都要三方比价,合同条款卡死“真实贸易背景”,所以说税务局来查都挑不出刺。

二、误区解开:仓库不是物流国企集团的堆货场,而是聚宝盆

物流国企最不缺的就是仓库,可大多只用来堆货,太浪费了。其实仓库不仅能存东西,还能造东西——加点简单的加工环节,死货就能变成活钱。

比如,某储运园区的一顿神操作,直接让利润翻5倍:他们原本是给水泥厂运石灰石的,仓库里常年堆着几千吨货。后来发现,很多中小石灰厂买了石灰石后,还得自己找地方破碎、筛分,既费钱又费时。所以某储运园区的老总灵光一闪:既然市场有需求,那咱就自己干!于是,公司花了200万买了几台破碎机,招了10个老师傅,在仓库旁边搞起“石灰石加工”业务。水泥厂把石灰石运过来,客户要多大颗粒度,直接在仓库里加工好,再送过去。

这么一改,利润立马不一样:原本单纯运石灰石,每吨赚30块;现在加上加工费,每吨能赚150块,翻了5倍。更重要的是,客户为了图方便,连采购石灰石都直接找他们——“你们这又能买、又能加工、又能送,我何必多跑一趟?”去年光是石灰石贸易就做了5000万,比物流收入还高。

不过,这里我也要提醒一下大家,加工环节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算细账。案例中某储运算了笔账:每吨加工成本50块,但加工后的溢价能覆盖成本还能赚150块。而且加工设备可以抵税,这样算下来比纯干物流划算多了。

三、所以说,物流型国企,干跨品类销售不是找死,是生态打劫

当然,看完上面的2个案例,也有物流公司的老总会担心:我们只懂物流,跨界做贸易、搞加工,会不会踩坑呢?这里,我们的建议是,规模大,当然出风险的概率也会增加,但只要我们够聚焦,不贪多,盯着自己熟悉的客户群,从他们1-2个核心需求里找生意就行了,聚焦1-2个行业做跨品类销售,这样出风险的概率也会降低不少。

又比如,湖北某投的跨界经:他们原本是给化工厂运塑料原料的,已经合作了上百家化工厂。就在去年,湖北某投去走访客户时,总能听到厂长们在抱怨:现在塑料涨价就算了,就连包装材料(纸箱、托盘)也跟着涨,真是太头疼了。于是湖北某投物流的业务总监就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公司总经理,公司就开始琢磨:包装材料这东西,我们也在天天运,知道哪家比较便宜、哪家销量大!

于是专门成立了“包装采购部”,帮化工厂集中采购纸箱、托盘——从浙江的工厂进货,每吨比化工厂自己买便宜10%,他们从中赚5%的服务费。

做着做着,他们又发现了新机会:有的小化工厂没设计能力,他们就找了家设计公司合作,推出“原料+包装+设计”的打包服务。化工厂不用自己跑市场货比多家,浪费时间了,直接拿现成的“生产套餐”,省心又省钱。

做到现在,湖北某投的物流业务没丢,还硬生生多了1000万的包装贸易收入,利润比单纯物流高2倍。客户也更黏糊了——你们连包装都帮我搞定了,我换物流商,等于换了半个供应链,哪敢啊!

不过这里我们也提醒一句:跨品类销售要循序渐进。湖北某投先从关联度高的包装材料入手,等摸透了门道,再慢慢拓展到其他品类,避免步子太大、扯着蛋。

四、转型过程中还得牢记:合规不是紧箍咒,是护身符

转型过程中,合规是生命线。这里送大家三个合规锦囊:

一是贸易真实性:每笔交易必须有真实的货物流转,合同、发票、物流单要一一对应。像上述案例中提到的云南某投专门开发了“供应链溯源系统”,手机一扫二维码,货物从出厂到签收的全流程都能查到。

二是关联交易管控:和关联企业做贸易,价格要公允。像上述案例中提到的某储运,就是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季度对采购价进行审计,确保不比市场价高。

三是资金闭环:贸易资金要封闭运行,避免挪用。这里就要说到四川某投集团专门建立了“资金池”,每笔贸易的资金都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总结:物流国企集团的“钱途”不在轮子上,而在客户的生意经里

物流国企的“钱途”不在车轮上,而是在客户的生意里。咱们手里最值钱的不是车队和仓库,是常年积累的客户网和产业熟。给汽车厂运零件,那就去琢磨怎么帮他降采购成本;给食品厂运原料,那就多想想怎么帮他提加工效率。

只有把运输单变成生意单,把客户变成生意伙伴,未来才有更大的“钱途”。同时,也不用贪大求全,哪怕从帮客户采买一个小零件开始,慢慢做深,利润自然就来了——这肯定比单纯靠物流跑量稳得多,也厚得多。

记住,只赚跑腿钱,永远只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赚生意钱,才能自己当主角,留在牌面上。

所以,为帮更多省属国企、市属国企、区县级国企,包括商贸物流公司、交投、港投、水投、铁投、城投、产投、金控、产业园区类国企、实体产业类国企等,在2025下半年尽可能合规、安全地完成业绩目标,2025年7月24-25日,我们联袂了2位既有从大宗起步往下游深耕的实战经验,也有从消费品起步往上游延伸实战经验的专家老炮——拥有20多年大宗实战经验、在多家国企及产业互联网平台任执行总裁的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老师,以及20多年来担任多家中外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多次代表行业向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的万联网首席供应链业务战略专家W老师,计划在郑州举办第二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发展与合规增收实操课》,旨在帮助国企供应链公司在2025下半年,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如资产优势、产业优势、物流优势、资金优势等),更好布局供应链业务,快速实现自身业绩与当地特色产业的双增收。

本次课程重点从业务策略视角展开,不谈三年五年规划,只谈短期策略,带大家用现代供应链的思维,从新的行业或熟悉的老行业找到新的发展新模式,以此收获营收和利润的新增长。同时,本次课程搜集归纳了10+个值得借鉴的企业案例与落地打法,供应链品类包括农产品(土豆、豆芽等)、化工、电子产品、新能源与汽车、金属、建材、煤炭、制造业集群(铝制品、设备制造、纺织品、纸业)等,希望帮助大家从多行业、多品类的实践经验中凝练出适合自己的业务打法。

比如有从物流服务升级为贸易+物流+加工等服务要增收、从国企民企合作中要增收、从代理大品牌做经销商要增收、去成熟平台对接更多订单要增收、从经营深耕本地特色产品要增收、从给制造集群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要增收、从本地产业园向周边延展盘活闲置资产要增收等10多种增收方式,有适合物流优势公司学习的、也有适合资金优势的金控听的、也有适合有园区厂房优势的城投来学的等。同时2位老师现场也会尽力给大家提供一些个性化建议,争取帮大家小步快跑、完成下半年业绩目标。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万联网2025年Q3公开课排期计划:

序号

课程主题

时间

地点

1

第五期国企供应链风控实操课

7月10-11日

济南

2

第二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发展与合规增收实操课

7月24-25日

郑州

3

第一期供应链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8月14-15日

深圳

4

第一期冻品行业供应链业务实操课程

8月28-29日 上海
5 第六期国企供应链风控实操课

9月11-12日

武汉
6 第六期煤炭供应链业务实操课

9月25-26日

武汉

更多排期找万联网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不怕审计查!建议所有国企供应链做【委托加工/双购销业务】,既合规做大营收和利润,还能全额法!
下一篇:没人是国企供应链最易出风险的关键!10人团队、50亿营收目标、利润不到1%、风控台账堆成山...其实借兵打仗也是不错的路数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