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最新答复!事关贸易业务定义、国有资产转让等5个热点

万联网 , 产互与供金智库 , 2025-08-02 , 浏览:88

2025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政务咨询栏目部分网友提出的咨询,国资委初步做出了认真的回应,现选择五条关注度高、点击量高的问题,再次推荐分享。

7月热点问答

1.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的有效性及适用问题的咨询

2. 关于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方式问题的咨询

3. 关于国有企业增资事项评估报告使用相关问题的咨询

4. 关于贸易业务定义问题的咨询

5. 关于调价后的公示日期问题的咨询

以下为回复原文: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的有效性及适用问题的咨询

问 题

请问《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发产权【2005】239号)及《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国资发产权【2009】25号)目前是否仍然有效?

国资委回复

《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发产权〔2005〕239号)及《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国资发产权〔2009〕25号)仍然有效,两文件适用范围均包括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

关于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方式问题的咨询

问 题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32号令”)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企业一定金额以上的生产设备、房产、在建工程以及土地使用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资产对外转让,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履行相应决策程序后,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1、“一定金额”是有明确的标准? 2、对于“一定金额”以下的国有资产转让,是否可以直接采用非公协议的方式?无需审批? 3、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是否无论金额大小均需要评估?

国资委回复

一、《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2号)明确,国家出资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资产转让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管理权限、决策程序、工作流程,对其中应当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转让的资产种类、金额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实践中,国家出资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所处的行业、子企业情况、资产类型等合理确定“一定金额”的具体标准,指导各级子企业严格按照本集团管理制度进行资产转让。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进行重大资产转让的,应当根据《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12号)《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产权规〔2024〕8号)规定的情形对转让资产进行评估或估值。

关于国有企业增资事项评估报告使用相关问题的咨询

问 题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前期问答及《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国有企业产权转让项目可在经核准或备案的评估报告有效期内完成首次正式信息披露即可,信息披露期满12个月未征集到受让方的需重新履行审计评估程序,则首次正式披露后12个月内仍可使用该评估结论。该规则是否适用于国有企业增资业务?

国资委回复

企业产权转让和企业增资属于完全不同的经济行为,企业的目的和诉求不同,因此适用的操作规则和市场惯例也不同。企业增资应当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2号)、《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国资发产权规〔2025〕17号)中企业增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不适用产权转让相关规定要求。

关于贸易业务定义问题的咨询

问 题

国资发财评规(2023)74号文《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中,“本通知规范的贸易业务指为赚取购销差价从事的 “两头在外”(原始采购端、最终销售端均在中央企业集团外)的商品买卖活动,不包括围绕生产开展的采购、销售以及子企业之间的内部贸易业务”。请问:子企业之间的内部贸易业务,是否属于也属于贸易业务,是否属于非“两头在外”的商品买卖活动,为何这类业务未纳入本通知规范范围内?

国资委回复

根据《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管理 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3)74号)有关规定,同一中央企业集团所属子企业之间的内部贸易业务属于贸易业务,因在集团合并层面抵销,不属于本通知规范的“两头在外”的贸易业务。

关于调价后的公示日期问题的咨询

问 题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中提到的信息披露时间与《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国资发产权〔2025〕17号)第八十二条《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中提到的信息披露时间与《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国资发产权〔2025〕17号)第八十二条首次信息披露转让底价低于1000万元的,公告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首次信息披露转让底价高于1000万元含的,公告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二者是否冲突?

国资委回复

为进一步优化交易流程、提高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流转的效率,针对《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2号)关于降低转让底价后重新披露信息的产权转让、资产转让项目,《关于印发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 的通知》(国资发产权规〔2025〕17号,以下简称17号文件)缩短了重新披露信息的时长。根据您所提问题, 转让项目调整转让底价后重新披露信息的,按照17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 ? ? ? ? ? ? ? ? ?

▌来源:国资委官网

近年来,国资委对于国企开展供应链业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原因是前两年不少国企供应链公司因追求营收规模、提升融资能力等盲目开展“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频频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另一方面,国企供应链公司确实因人员编制有限,十几个人团队却顶着十几亿元的营收业绩指标,即便不想出风险、不想让国有资产流失,但在业务执行交付过程中,很难真正在细节处落实风控工作。很多底下操作人员,根本都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机做什么动作指令,才能尽可能规避风险......比如事前的客户准入、业务尽调——事中的运营交付、风险跟踪——事后的催款处理、坏账管理等每一环节的风控工作,都得落到细节处才行。

所以,为帮助各地方供应链公司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风控工作的方式方法,在业务开展的全流程中做好风险控制,2025年8月14-15日,我们联合了2位拥有20多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的专家老炮,在深圳将举办首期《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本次课程将从操作细则的视角,为大家讲解供应链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控工作方法与规范,内容包括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技巧、循环贸易风险防范技巧、服务商准入技巧、业务尽调技巧、合同签署技巧、盘库技巧、价格波动防范技巧、催款/逾期处理技巧等,让所有与风控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能够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日常风控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制定出明晰的规制和可靠的标准,以此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切实防控原来粗放运营下潜藏的巨大风险,确保该拿下的业绩拿下、该免责的可以免责。

课程会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个场景出发,把里面的每个风控要点都拆解开来,让大家能够明晰在每个工作场景中,业务、风控、法务、财务、运营等岗位人员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操作,真正把风险从事后灭火变成事前掐灭,那就能让国企供应链公司更加放心地开展业务了,也不怕真的出风险,因为这些做到了,即使出风险也能尽力免责......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国企供应链风控现状大起底:当前营收增长都算高收益、有高风险,现在不会为了冲营收业绩而降低风控要求、也不纯干垫资了
下一篇:为啥地方国企干大宗贸易老赊销?不然现货现款的业务凭啥让你做,不就图你能垫资、能扛账期!所以这中间,能控住货很关键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