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省级(市级)国际贸易集团扎堆成立,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01、各地现状:省级国贸集团纷纷亮相
近年来,多个省级乃至市级国际贸易集团相继成立或展现惊人业绩。2022年1月18日成立的湖北国贸集团,其注册资本20亿元,是湖北省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业务涵盖跨境电商、能源化工、保税仓储等多个领域。2024年,湖北国贸集团实现进出口额301.58亿元,同比增长115.86%的亮眼成绩。
2024年12月19日,湖南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正式揭牌成立,其定位为湖南国际贸易的主平台,特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24年12月26日,由贵州省国资委和贵州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贵州省外经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8亿元,将着力打造“三个平台”,即:“产贸深度融合平台”“外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新型业态创新平台”。
2025年3月21日,成都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构建“一站式”国际供应链集成服务链主企业。
2025年6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重磅入局,广州国际贸易集团正式揭牌,为这股浪潮更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集团由广州轻工工贸集团发起组建,其战略定位清晰而宏大:聚焦 “外贸综合服务+供应链运营”双线主业,以 “一站式外贸服务+供应链服务+金融支持+数据赋能” 为核心,旨在打造一个中长期千亿级的市属重点内外贸一体化平台企业,立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枢纽。2025年8月12日,重组后注册资本高达120亿元的中国河南国际集团正式亮相,定位为河南全省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平台、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骨干力量,致力于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对外开放龙头企业和一流国际化企业。这艘河南“省管重要骨干企业”的巨舰启航,承载着河南“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的厚望,也标志着河南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质量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征程中,落下关键一子。
02、成立背景:应对国际变局的战略选择
各地纷纷组建省级国贸平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共同选择。
1、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度调整;各地希望通过组建省级贸易集团,提升对关键供应链的掌控力和韧性,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
2、服务国家战略:这些集团的成立是各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具体行动。
3、整合资源,提升外贸效率效能:许多地区存在外贸企业“小而散”的问题。组建省级贸易集团旨在整合分散的外贸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抱团出海”的合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降低其出海门槛和运营成本。
4、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动能:各地贸易集团不仅关注传统贸易,也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海外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致力于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推手。
以广州国际贸易集团案例,该集团的成立就凸显了核心外贸城市在“链主”竞争中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作为传统外贸大市,广州面临周边深圳、东莞以及长三角城市的激烈竞争。通过组建统一的国资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外贸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内耗,形成“抱团出海”的合力,在全球供应链中争夺“链主”地位,保障区域产业的经济安全。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12月的相关政策,更是从国家层面为这类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引。
03、战略作用:打通产业链与贸易链,强化供应链控制力
这些新成立的贸易集团承担着打通本土制造与全球市场、强化供应链控制力的多重使命。
例如,湖南是制造业大省,当前正全力打造“三个高地”,组建湖南国贸集团旨在实现产业与贸易的联动,为“湖南制造”出海提供高水平外贸综合服务。
湖北国贸集团充分发挥武汉综保区“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优势,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与跨境电商消费的有机融合,通过引入无人机配送技术,开创了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无人机直达配送”的新模式,实现了30分钟即时配送的高效物流服务。
而广州国际贸易集团的“双线主业”模式,则代表了更前沿的探索。它不仅要做传统的“外贸综合服务”,为企业提供通关、退税、物流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出海门槛,更核心的是聚焦 “供应链运营” ,这意味着它不再满足于充当交易的“中间商”,而是要深度介入物流、仓储、资金流和信息流,增强对关键商品和渠道的掌控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整个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
04、创新模式: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各省级贸易集团根据本地优势探索出了不同的创新模式。例如:湖北国贸集团充分利用鄂州花湖机场的货运枢纽优势,开通鄂州—法兰克福定期货运航线,为开展海外贸易奠定了坚实的物流基础;公司与玻利维亚、巴西、澳大利亚、巴拉圭等国家的十几家屠宰场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通过高效的供应链模式,进口肉类产品整体价格下降了1%到2%。广州国际贸易集团的模式创新体现在其“四轮驱动”的核心能力:
-
一站式外贸服务:降低外贸门槛。
-
供应链服务:提供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确保效率与稳定。
-
金融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在贸易环节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数据赋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全球市场趋势,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持,这是数字化时代贸易竞争力的新核心。
05、深远意义:重构中国贸易竞争新优势
省级(市级)国际贸易集团的成立,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进程中一次深刻的结构性改革。这些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能够有效提升省级外贸整体竞争力;
湖南国贸集团筹备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100亿元以上;力争“十五五”末,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500亿元以上。同时,这些集团还通过强化海外仓建设和境外园区合作,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例如,湖北国贸集团表示将通过强化海外经贸园区联动和海外仓建设,紧密结合湖北省优势产业,将中间品贸易链条向海外延伸。
此外,这些省级贸易平台还可以助力中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例如,浙江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在数据流动、商品溯源、电子签名、争端解决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融。
更重要的是,像广州国贸集团这样的平台,代表着中国正在培育一种新型的、更高级的贸易业态。它不再是简单的“买全国、卖全球”,而是要通过掌控供应链核心环节、提供高附加值服务、运用数据赋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向上攀升。这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动、用得上”,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
小结
各省级(市级)国际贸易集团的组建是地方政府在新时代应对国际经贸挑战、培育竞争新优势的积极尝试。它们发挥“平台”、“枢纽”和“引擎”的作用,意图明显且重要。
例如,湖北国贸集团已在武汉市内实现跨境电商商品“半小时达”。浙江国贸云商累计服务超1.39万家企业。广州国际贸易集团则以打造“千亿级平台”和“大湾区新枢纽”为目标,加入了这场重塑中国外贸格局的战略行动。
这些数字和蓝图背后,是一场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一盘棋的贸易资源整合战略正在深入推进。省级国际贸易集团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而是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和全球布局正成为中国经济应对风浪的“压舱石”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最后,万联网汇总整理了一些知名的省市级国贸集团基本资料,分享给大家:
地区 | 集团名称 | 成立/重组时间 | 核心定位与功能 | 备注/特色 |
浙江 | 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1999年1月 | 是浙江省属国企物产中大集团的核心一级成员企业,主营钢材、铁矿砂、有色等大宗商品交易,兼营工程配送、机电设备、汽配等多元业务。致力于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增值服务贸易商。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1亿元,钢材实物量3600万吨,铁矿砂实物量1600万吨,进出口总额78.53亿美元,连续多年在浙江省省级进出口企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
|
|
|
|
|
厦门 |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006年5月 | 厦门市属国有企业集团,业务布局供应链、先进制造、城市建设运营、消费与健康、金融服务五大赛道。 | 《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25年第208位),2024年营业收入662.26亿美元。 |
浙江 |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2008年2月 | 浙江省属企业,由原荣大集团、中大集团、东方集团合并成立,主要从事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和生命健康三大产业。 | 2024年营业收入875.4亿元,旗下控股浙江东方、英特集团、康恩贝、亿利达4家上市公司。 |
湖北 | 湖北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2022年1月 | 湖北省实施国际化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立足 “全省外贸综合服务的主平台、大宗商品贸易的主渠道、商旅业态创新的主阵地、资源整合赋能的操盘手、区域开放发展的生力军” 五大功能定位。 | 2024年,湖北国贸集团完成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22.38%。 |
武汉 | 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2022年5月 | 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积极构建以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业务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 | 2024年营业收入876亿元,进出口额351亿元,连续两年在全省主要外贸平台企业中排名首位。 |
湖南 | 湖南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12月 | 以湖南钢铁集团所属湖南华菱资源贸易有限公司为基础整合而成,紧扣矿产能源、农林产品大宗贸易业务,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业务,医疗器材、机电设备、船舶与汽车业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境外工程服务等五大板块。 | 力争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100亿元以上;“十五五”末目标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500亿元以上。 |
贵州 | 贵州省外经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12月 | 注册资本28亿元,贵州省国资委持股87.5%、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2.5%,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货物进出口及进出口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数据服务等。 | 未来外经贸集团将着力打造“三个平台”,即:“产贸深度融合平台”“外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新型业态创新平台”。 |
成都 | 成都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 2025年3月 | 围绕服务产业、激发消费、涵养外贸三大功能:一是开展大宗商品贸易和全球供应链建设,推动产业与贸易深度融合;二是建设国际物流网络和仓储设施,打造西南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三是促进货物、服务、数字贸易协同,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形成贸易新增长点。 | 旨在打造“一站式”国际供应链集成服务链主企业,将加快推动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转化。 |
广州 | 广州国际贸易集团 | 2025年6月 | 聚焦“外贸综合服务+供应链运营”双线主业,打造中长期千亿级市属重点内外贸一体化平台企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枢纽。 | 由广州轻工工贸集团发起组建,揭牌当日即签下超亿元农产品领域合作订单。 |
河南 | 中国河南国际集团 | 2025年8月 | 三大核心功能,构成河南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支柱:1、开放合作的超级平台;2、矿产安全的战略保障者;3、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河南主力。 | 注册资本120亿元,着力构建矿业开发、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国际物流与贸易、投资运营五大业务板块,将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链。目标是“十五五”末实现资产规模翻番,培育3-5家上市后备企业。 |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