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布局!这家万亿级央企揭牌成立产融集团,欲如何重塑能源产业链金融生态?

南网产融控股集团将通过专业金融服务深化产融协同,依托数字化基础和现有金融平台,构建能源产业金融新生态,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标志着其作为央企产融结合迈出关键一步。
据南方电网消息,2025年11月12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南网产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南网产融集团”)在广州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提供专业化的产业金融服务,支持南方电网公司的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总部设有21个职能部门和南方总调,所属27家二级分子公司,拥有南网储能、南网能源、南网科技3家上市公司,等3家上市公司,员工人数26.6万,资产总额13491亿元,营业收入8534亿元,连续19年保持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10年获得国家主权级信用评级,世界500强排名第84位,国企改革连续4年位居央企前列,率先进入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世界一流企业方阵。这家注册资本高达245亿庞大的南网产融集团,不仅是南方电网完善“五大战略单元”布局的关键一步,更是其在能源行业变局中布下的一招“先胜棋”。从电网巨头到金融棋手,这场战略跃迁背后,折射出央企深化改革与产业升级的新逻辑。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在揭牌仪式上指出,成立南网产融集团是公司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战略升维:从能源巨头到产融协同的系统重构
在央企改革浪潮中,资源整合历来是最难破解的痛点。传统业务板块各自为战形成的“数据孤岛”与“资源壁垒”,严重制约整体效能。
此前,《南方电网公司产业金融业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业务体系化,大力提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做强做优做大产业金融业务,服务实体经济。
南网产融集团的成立,将通过搭建统一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旨在打通能源产业链与金融资本间的梗阻。
这一战略布局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经过精心谋划的系统工程。回顾2025年以来的系列动作:1月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公司,展现跨集团合作能力;10月设立南网数研院北京数智化咨询分公司,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直至11月产融集团揭牌,形成“数字化+金融化”双轮驱动的完整布局。
从战略层面看,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南方电网构建“五大战路单元”的系统思维。除传统的输配电业务外,新兴业务、国际业务、产业金融和共享服务共同构成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框架。
企查查显示,南网产融集团是在南方电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于2025年11月03日完成企业更名,经营范围也从“股权投资,实业投资,投资管理及咨询”变更为“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融资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
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将迎开局之际,南网产融集团的成立颇有深意。南方电网董事长孟振平强调,南网产融集团要持续深化“以融促产、以融强产、产融协同”,推动产业金融服务与能源产业链深度融合。
转型基石:数字化成果筑牢产融根基
南网产融集团的成立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南方电网扎实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之上。根据日前发布的《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截至2025年,南方电网已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五星级企业,标志着公司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成为数据驱动型能源平台企业。这一转型成果为产融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础。南方电网构建的基座、数据、创新、安全、AI五大赋能能力,特别是高效流通的数据资产体系,将成为产融业务发展的核心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南网互联网公司旗下的数字科技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赫兹金融”平台已先行试水,累计交易规模突破1500亿元,服务1.2万余家能源领域企业。这一成功实践,无疑为南网产融集团提供了宝贵的业务经验和市场验证。
生态构建:打造能源产业金融新范式
根据规划,南网产融集团将精准对接能源产业需求,加快打造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构建能源产业金融新生态。
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天然具有辐射广、链条长、体量大的特点,这一产业特征为产融集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腹地与业务纵深。
作为数字经济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南网旗下现有平台“南网融e”已经构建起信用证缴费、票据缴费、电费融资、订单融资、南网e链、票据贴现六大业务板块。
“南网融e”通过“电力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为南方电网上下游企业打通供应链金融服务便捷通道,推动全业务流程线上化,不仅在实践中验证了能源金融的可行性,也为产融集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未来,南网产融集团将以此为核心依托,有望持续拓展服务边界、深化科技赋能,在巩固能源产业链、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能源+金融+数据”的深度融合。
行业趋势:产业数字金融成下一个风口
当前,产业数字金融正被视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的重要风口。在此背景下,南方电网成立产融集团,恰是把握趋势、前瞻布局的关键举措。
然而,该领域仍存在结构性挑战: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因信用体系不完善难以覆盖广大中小微企业,致使“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系统性缓解。
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政策端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今年4月,央行联合六部门发布新规,重点整治供应链金融领域乱象,强化机构行为约束与中小企业权益保护,为行业健康发展划清边界、指明方向。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马超曾指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打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融资服务提升产业链整体韧性——这一理念与南方电网“以融促产、以融强产”的战略导向高度契合。放眼更大图景,构建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也已成为央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越来越多国资国有企业在积极提升资本运作与价值管理能力,依托现代财务管理与资产运营手段,推动企业做实做优做强。展望未来,随着国企改革走向纵深,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战略框架下,产业数字金融有望成为支撑产业链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持续动能。
发展路径:专业化与市场化双轮驱动
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南网产融集团将着力推动产业金融向“专业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转型。这意味着其不会简单重复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而是要构建具有南网特色的综合性产业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实现路径上,南网产融集团表示未来将精准对接能源产业需求、深度融入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构建能源产业金融生态,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产业金融队伍,持续筑牢金融风险防控底线,为南方电网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专业化产业金融服务支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南网产融集团的成立,标志着这家能源巨头正式开启产融协同新篇章。站在年交易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的“赫兹金融”肩膀上,背靠南方电网覆盖五省区的庞大能源网络,这一新生的产融集团有望重塑能源产业链金融生态。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金融正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正如业界共识:“契约精神是产业数字金融的灵魂”,南网产融集团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赋能,更需要在风险控制与合规经营上建立行业新标准。为助力央国企产融集团、供应链公司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风控工作的方法体系,自检业务中的不合规与风险点,建立起供应链业务负面清单,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覆盖全流程、全员参与的风控操作细则规范,万联网将于2025年11月20-21日在郑州举办第四期《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为产业供应链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第一、第二、第三期课程一经推出,便累计吸引了近400位来自100多家大型国企集团的高管组团报名。现在第四期课程报名已正式开启,要报名的朋友抓紧啦~
为啥这堂课这么火爆?因为本期课程不是泛泛而谈风控概念,而是从操作细则视角,给大家讲解供应链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控工作方法与规范,让所有与风控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在每个场景中明晰自己该干啥、该看啥、该注意啥、该操作啥,实现精细化运营,切实防控原来粗放运营下潜藏的巨大风险,确保该拿下的业绩拿下,也不怕真出风险,因为这些做到了,即使出风险也能尽力免责......
第一天课程上,我们将邀请了拥有20多年大型供应链企业风控实战经验、累计为企业规避和减少各类投资及运营、信用风险损失价值超百亿的原世界500强集团首席风控官『张老师』,从客商信用风控角度,以“客户信用风险全流程管理实操落地技巧”为题,给大家详细拆解客户信用风险管控的全流程实操要点,包括事前防控的客户与业务准入门槛、信用测评、授信管理——事中管控的抓应收账款(做分析、管单证等)、盯动态设指标(客户信用动态、客户交易动态、客户授信动态、外部环境动态等)——事后跟进的风险预警、催收技巧、坏账处理技巧等实务细节。更难得的是,张老师还将在课堂上给大家分享不少实用风控模板工具,比如业务初筛否决标准“设置三道防火墙”、分级授信审批“四权分立”、信用评级“五步法”、应收账款跟进“五步法”、化债“六步法”等工具,并结合多年工作方法和经验、亲身经历的风险案例,详解如何通过细节管理前置化解风险。
第二天课程上,我们邀请了拥有丰富诉讼经验、近20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给多家国企提供法律与合规服务的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老师』,从业务运营风控视角,系统讲解供应链业务负面清单制定、合同/单据/订单设计、事中运营操作、事中监督管理、货权管理的风控实务要点,助力各地方国企供应链公司落实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操作细则的制定。授课过程中,张老师还会结合亲身代理的多起风险案件,给大家拆解事前合同签订的隐藏陷阱与事中运营的潜在风险,比如合同签署中的标的条款设计、应急触发条款设计、单据设计、出入库环节的操作疏漏、商务跟单技巧、物流运输服务商/仓储方准入评估与动态考核设计、盘库巡库中的执行偏差、盯价细节、风险复盘方法(客户回访/业务风险/单据)等实务细节,每个环节都将配套具体操作方法。同时,张老师还将以自身代理的供应链诉讼案件为例,组织现场学员进行模拟演练,讨论该案例国企方在开展业务中隐藏了哪些风险点、未来全流程风控怎么调整等问题要点,也便于组团前来参与学习的企业团队,通过案例演习环节,增强对风险漏洞的识别能力,同时提高团队间的磨合程度。
课程报名:李老师19168536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