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千亿国资平台高管任上被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谢斌涉腐的“双面人生”:落马前十余天还在谈廉政
最新反腐消息来了!
8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谢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而在此之前的7月15日,长江化工党委的廉政专题会议上,谢斌严肃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牢抓细整改闭环”。7月22日,谢斌还顶着烈日深入下属企业开展“夏送清凉”活动,笑容满面地与一线职工“面对面听意见”。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十余天后,这位频频现身公开场合的国企高管就被湖北省纪委监委宣布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01
谢斌的仕途跃迁
谢斌的落马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其“双面人生”暴露无遗。这位1970年11月出生的高级经济师,曾在多家湖北当地企业任职。
1. 物资系统的起点(1992~2005)
据及公开履历,谢斌1992年进入物资厅系统作。这一阶段,他从秘书、副主任科员逐步升至主任科员,积累了行政事务处理经验。2000年前后,他调任湖北中南大酒店,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这段经历为其后续管理大型企业奠定了基础。
2. 国有资本的操盘手(2005~2016)
2005年,谢斌进入湖北省金属材料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开始接触国有资本运作。2008年后,他转任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主导了多家医药企业的重组整合。2012年,他调任湖北省宏泰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历任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掌管着数百亿元规模的国有资产。
3. 产业投资的掌舵者(2016~2025)
2016年,谢斌进入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担任董事、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深度参与湖北省级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2022年1月,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成立,注册资本336亿元,资产总额达2509亿元,旗下控股5家上市公司。谢斌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出任集团党委委员,分管战略投资与基金管理,成为湖北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推手。
4. 终局前的“活跃期”(2024~2025)
在接受调查前,谢斌曾代表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多次参加公开活动。在2024年7月的地方国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为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的他还慷慨陈词,大谈“深化内部改革”“聚焦主业发展”“强化资本运作”等治理之道。彼时谢斌称,面对国资上市公司的发展瓶 颈,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迎难而上,通过快速完成重组、深化内部改革、聚焦主业发 展、强化资本运作、支持民营经济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多维度发力,为上市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2025年5月,谢斌带队调研双环科技重点项目,强调“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压紧安全生产责任”。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落马前的一个月内谢斌依然活跃在公众视野中——2025年7月15日,长江化工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情况检视交流会,集团党委委员谢斌到会指导。谢斌称,要坚持问题导向,抓牢抓细“整改闭环”。把学习教育整改整治与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加强子企业管理监督,补齐制度短板,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此外,7月22日,谢斌还带队到长江化工开展“夏送清凉”活动并开展“面对面听意见,心连心办实事”座谈。
然而,这些公开活动与最终被查的结果形成强烈反差。
图片来源: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官网
02
权力与风险:千亿国资平台背后的监督挑战 成立于2022年1月的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是湖北省国资整合的重磅成果。这家注册资本336亿元、资产总额2509亿元的庞然大物,掌控着广济药业、万润科技、双环科技、奥特佳、凯龙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股权,战略性投资长江存储、大冶有色、长江证券等核心企业,更依托100亿元长江创业投资基金和400亿元长江产业投资基金2支国资母基金,打造中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基金管理人团队,加快构建“2+3+3+2”基金赋能体系。
据万联网了解,长江产业集团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履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主体和省级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功能,按照“1+N+1+1”(即一个产业领域由一个产业投资平台、N个企业实体、1个基金群、1个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投资运营模式,重点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现代化工、新能源、生态环保、新材料、北斗数字等八大产业板块,致力打造成为“专业化、市场化、价值化”的产业赋能型投资集团。
如此巨量的国有资本运营权,赋予了谢斌这样的高管极大的决策空间。作为专职党委委员,他虽不直接担任经营职务,却在党建联系点长江化工公司拥有重要话语权。从指导廉政会议到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其实际影响力远超表面职务范围。
谢斌这位在湖北国资系统深耕三十余年的“老将”,其仕途轨迹与处分记录交织的复杂图景,不仅折射出大型国企治理中的制度漏洞,更揭示了当前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的紧迫性与多重监管难题:
-
重组融合期的治理真空:作为多家省级平台重组仅3年的新集团,制度磨合期容易产生监督缝隙。
-
基金运作的透明度困境:2支国资母基金撬动旗下超7000亿元认缴基金规模带来的寻租空间巨大,LP/GP关系复杂。
-
上市公司管控的资本迷局:同时控股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环节的廉政风险高企。
-
“业务创新”掩盖利益输送: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可能借“模式创新”突破监管红线。
03
反腐新信号:穿透式监管剑指国企深水区
谢斌案以“任上被查”的雷霆之势,释放出反腐新信号——当集团官网领导信息尚未撤下,纪委监委的利剑已然落下。这不仅是湖北省对国企腐败“零容忍”的持续高压,更彰显了“打早打小”策略的决心。省级纪委监委直接查办重点省属企业案件,标志着穿透式监管正强力切入国企深水区,直抵权力运行的核心。
这一行动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就在谢斌公开谈论“长效机制”的同时,湖北省国资委正部署巡察,剑指重组制度执行与投资风险管控这两大腐败高发区。更深层的变革已在路上:
-
决策透明化:针对“一把手”决策权过大问题,例如某地国资委2025年推行“决策事项清单”制度,将企业投资、担保、采购等12类事项纳入集体决策范围。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试点“决策可视化系统”,要求所有重大事项必须上传会议录音、投票记录、专家意见等原始材料,实现决策过程可追溯,从源头约束“一把手”权力。
-
监督穿透化:为破解“影子公司”难题,某地纪委监委建立“国企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对存在关联交易、围标串标行为的327家企业实施永久禁入。同时,开发“资金流向追踪系统”,通过分析企业银行流水、发票信息、物流数据等,自动识别异常交易。
-
问责终身化:针对“带病提拔”问题,中央组织部2025年出台《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对违规提拔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也要倒查党委(党组)主要领导责任。湖北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纪实档案”,要求所有提拔事项必须留存推荐材料、考察报告、表决记录等原始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15年。
从“任上查处”的震慑力,到决策、监督、问责三位一体的制度重构,国企反腐正实现从个案惩处向系统治理的关键跃迁。谢斌案背后,一场旨在铲除腐败土壤、护航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变革,已穿透至权力与资本交织的最深处。
04
国企高管启示录:用权力者终将被权力反噬
谢斌的戏剧性落马,为所有国企管理者敲响警钟:
1、权力透明化是生存底线。越是参与重大投资决策、基金运作、上市公司管理的关键岗位,越需要主动将权力置于阳光下;在“业务创新”名义下突破决策程序、规避监管审查,实为自掘坟墓。
2、廉政建设需穿透业务链。不能将反腐倡廉停留在学习文件、召开会议的层面;必须建立覆盖基金投资、并购重组、产权交易等核心业务的嵌入式监督机制。
3、“双面人”面具终将脱落。台前高调倡廉,幕后权力寻租的割裂人格,在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面前无所遁形;每一次“到会指导”却自身不廉的表演,都在积累政治信用的负资产。
截至8月11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官网“集团领导”页面都未撤下谢斌的信息,那个标注着“专职党委委员”的职务栏,已成为国企反腐进程中最具冲击力的警示牌。
当谢斌在廉政会议上强调“补齐制度短板”时,或许未曾想到,自己竟成了制度牢笼中第一个落网的权力猎物。这恰恰证明,在新时代反腐铁腕下,任何伪装终将被撕开,任何蛀虫终将被清除。
正如《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4)》所言:“国企腐败的本质是制度性腐败。”对于国企高管而言,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底线思维约束行为,方能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这场反腐风暴没有旁观者,当巡视组的灯光照亮每一个办公室,当大数据的算法穿透每一笔交易,我们终将见证一个更透明、更公正、更值得托付的国企生态的诞生。
来源:万联网
近年来,国资委对于国企开展供应链业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原因是前两年不少国企供应链公司因追求营收规模、提升融资能力等盲目开展“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频频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另一方面,国企供应链公司确实因人员编制有限,十几人团队却顶着十几亿的营收业绩指标,即便不想出风险、不想让国有资产流失,但在业务交付过程中,很难真正在细节处落实风控工作。很多底下操作人员,根本都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机做什么动作指令,才能尽可能规避风险......比如事前的客户准入、业务尽调——事中的运营交付、风险跟踪——事后的催款处理、坏账管理等每一环节的风控工作,都得落到细节处才行。
所以,为帮助各地方供应链公司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升级风控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全流程中做好风险控制,我们联合2位拥有20多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的专家老炮,组织开展《供应链业务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首期课程一经推出,便吸引了40多家大型国企集团组团报名(有10人团、7人团、6人团、5人团等),9天时间已突破100人,因场地规模受限且为保障课程分组研讨效果,现首期课程已截止报名。第二期课程报名通道正式开启:2025年9月11-12日西安站,已有不少国企已在走流程锁定名额,感兴趣的朋友抓紧~
为啥这堂课这么火爆?因为该课程,不是泛泛而谈风控概念、风控体系构建,而从操作细则的细微视角,给大家讲解供应链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控工作方法与规范,助力各大国企能以最快速、最省钱、最省力的方式,排查自身供应链业务上的合规与风险点,同时课后能制定或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让所有与风控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业务、风控、法务、合规、财务、商务、物流等岗位,在每个场景中明晰自己该干啥、该看啥、该注意啥、该操作啥,实现精细化运营,切实防控原来粗放运营下潜藏的巨大风险,确保该拿下的业绩拿下,也不怕真出风险,因为这些做到了,即使出风险也能尽力免责......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下一篇:800亿产值!国企供应链入局大宗云南咖啡生豆贸易大有可为!5种合规可用业务模式,建议转发收藏